在地企業分享 南端絕美曙光點

觀光旅遊

自從2000年在太麻里南迴公路旁的這片沙灘舉辦了「千禧迎曙光音樂會」後,每逢跨年到台東迎曙光成了全民最瘋狂的活動之一,因此有了「千禧曙光紀念園區」,目前還設置了「曙光紀念牆」與「曙光紀念碑」,成為打卡熱點。若不想在這人擠人,其實還有幾個景點,也很值得前往。

領路人曙光渡假酒店總經理郭大誠,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他說:「太麻里是從排灣族語為『JaBauLi』音譯成中文,指太陽升起的地方,也就是日昇之鄉,在此迎曙光向來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沒想到一場音樂會讓它成了最潮的跨年活動。」

小檔案_領路人  郭大誠 
現職:曙光渡假酒店總經理
經歷: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兼任講師、台東縣觀光協會理事

另一個賞曙光的景點,就在園區正後方的山上,我們沿著台9線往南開車不到一分鐘,右轉進當地人稱西川山產業道路(東60鄉道)一路往上爬,來到秀山廣播電台(公視轉播站)旁的觀景台,就能享受登高望遠的感覺。待太陽躍出地平線,天色轉亮後,居然還能遠眺綠島、蘭嶼。單程近9公里的路程,走路來回約需4小時的路程,想要挑戰騎腳踏車,一路上坡相當耗費體力,需要有經驗的人帶領較安全。據說連玩家級的人,單程都得花上1小時左右才能抵達。

前往定置漁場,目睹膠筏搶灘畫面

順著山路往下,郭大誠領著我們抵達位在三和村海邊的定置漁場,這裡是台灣唯一完全使用膠筏進行海上作業的定置漁場,一天撈2次魚(通常是上午8點半與下午4點半上岸),並在旁邊的拍賣場販售,上午時段買魚的人比較少,不過漁撈長李榮豐告訴我:「早上魚種類多,漁獲量也比較大,選擇性通常比較多。」

早上8點左右,人潮逐漸湧入,除了在地居民,也有盤商、餐廳代表前來,大多數人都在拍賣場等待,但也有少數人會跑到膠筏上岸的海邊,親眼目睹搶灘畫面,然後跟著拼裝車一路狂奔到拍賣場。

拼裝車還沒停妥,買家們已迫不及待伸出手,朝車上的漁獲瘋狂搶。這季節是海鮮最肥美的時候,幸運的話能搶到旗魚、魠魚這類高單價的魚,不過我認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東部特有扁瓜(學名「短絲羽鰓鰺」),與秋冬特好吃的油帶魚也是我的心頭好。我也湊熱鬧搶了竹節、油帶魚等,立刻宅配回家,隔天就收到,免去煩人的細節。

體驗搶魚文化,卡好位出手別猶豫

從小就跟著家裡的長輩來這裡搶魚的郭大誠告訴我,搶魚老手都知道,來這裡買魚沒什麼撇步,首先就是要先卡位,拼裝車一到立即出手搶貨,可別三心二意,因為一轉頭,就會被其他人搶走。前後幾分鐘的光景,現場的漁獲已經乖乖的躺在每個人手中的購物籃內了。

漁撈長李榮豐說,全台各地魚貨交易都是用喊價拍賣,只有三和是用搶的,搶到魚後才排隊,依據魚種、重量、價格來付錢。這種「搶魚文化」超過30年,成為在地的一大特色。

原本在阿里山擔任製茶師的李榮豐,6年前返鄉,兩年前接手伯父的漁撈長位置後,也加進新的行銷模式,為了方便買魚貨的民眾取得最新漁訊,透過臉書粉絲頁與Line群組,傳送當日最新漁訊,也把漁場位置、漁港歷史、漁獲種類及漁船上岸時間等,主動發送出去,增加消費者對漁場的認識,無形中也是一種行銷方式。

因使用的是膠筏,能承受的海浪較小,所以風浪太大就無法出海,而且每年7月到9月,也因為颱風頻繁,加上天氣熱,海鮮不夠肥美,所以不對外營業,這段時間用來整理、維修、清洗定置魚網的設備,暑假想來搶魚,肯定會讓你撲空的。實際參與了好幾天,我才發現在這裡,「搶」是主要關鍵,像是搶好天氣、搶風平浪靜、搶灘上岸、搶買漁獲,每一個環節都得搶,可算是慢步調的太麻里生活中,唯一一個會令人腎上腺素上升的現場了。

正當我還沉浸在豐收的喜悅時,大夥兒已催促著我去吃午餐了。車子開到「和平飯店」的門口,外牆上貼著菜單,我趕忙衝上去研究,一行人卻已自顧自的往餐桌走去。

點菜訣竅傳授,菜單就在你的嘴上

郭大誠說:「在這裡,內行人點菜是用問出來的,那些制式的菜色,不能顯現這裡的特色。」菜餚一一上桌,果然在剛剛我看了半天的菜單上都沒出現,這就是太麻里風格,一定要有在地人帶路,才能吃到巷仔內的美味。

早上才從定置漁場搶來的野生紅紗魚,每隻重3公斤以上,趁新鮮宰殺、切塊,大塊的加點薑、蔥、醬油、糖等做成紅燒,小塊的則用來煮湯,一濃一淡的調味,配上超夯紅藜飯,在地風味展現無遺。

來到這裡,郭大誠推薦必吃司曼寧(編按:特指「日本禿頭鯊魚苗」,司曼寧排灣族語為se ma ning,是小魚之意),最常見的吃法是煎蛋,但是夠新鮮就會生食。我照著他的建議,用一片生洋蔥舀起一堆司曼寧,淋點蒜頭醬油,加點山葵,直接送進口中,卡滋卡滋的聲音,有南瓜子的口感,而嗆辣感又把我拉回現實,鮮美海味與鹹辣風味,意外的有獨特的和諧感。

想要品嘗當地山產,不妨跟著郭大誠的腳步走進「曙光渡假酒店」,自助式小火鍋特定設置了「太麻里野菜區」,每日由農夫直送的野菜,新鮮看得見。來這裡清清腸胃,也把城市的煩憂清除,是另一種度假的享受。

原文作者為蘇曉音,本文轉載自《商業周刊》。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商業周刊》,全文連結:https://goo.gl/SKGCm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