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會願意分享食物?

書摘

作者簡介

席佛頓 Jonathan Silvertown

英國生物學家,愛丁堡大學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的演化生態學教授,兼任生物科學院的科技促進科學教育主任。研究領域是植物族群生物學,最近則轉向如何將數位工具應用於教育及生物多樣性研究與延伸。

因致力於促進生態學的應用和理解,在2011年獲得英國生態學會頒發「生態參與獎」(Ecological Engagement Award)。積極發展公民科學計畫,建構出Evolution MegaLab、iSpot、Treezilla網站。目前在愛丁堡大學主持Edinburgh Cityscope計畫,希望打造出一個平台,讓整個城市變成無所不在的互動學習環境。

除了撰述專業的教科書,也寫下多本受歡迎的科普書籍,包括《為什麼人類比老鼠長壽,卻比弓頭鯨短命?》(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種子哪裡來?》(An Orchard Invisible),曾獲得《新科學人》雜誌的年度最佳科學圖書獎。

一場驚心動魄的盛宴

不論在宴會上或是遇到饑荒時,人類會分享食物。這種分享食物的動力來自於內心深處,但這並不意味所有的人都有公平的機會能分到食物。如果事情有那麼單純就好了。食與社會關係糾纏在一起,並和接連而來的複雜情節牽扯不清。沒有一個國家的歷史,比得上衣索比亞更能彰顯這種糾葛。在這片土地上,盛宴與饑荒交織,這裡也是阿法南猿的故鄉,以及孕育出人屬的搖籃。

一八八七年,衣索比亞皇帝孟利尼克二世(Menelik II)的第三任妻子泰圖(Taytu Betul)策劃了一場盛宴,慶祝新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中一座新落成教堂的啟用。這次盛宴是以皇家等級來規劃的,好匹配孟利尼克二世的軍事成就。他最近擊敗了鄰近的國家,以及殖民地的義大利軍團,讓這個將近有二千年歷史古老的帝國重現一些昔日光輝。恩托托聖瑪麗亞教堂的庭院中豎立了巨大帳棚,這座教堂位於山上,能夠俯瞰整個城市,泰圖皇后在這裡打造了足以載入史冊的宴會。

宴會持續了五天,賓客吃掉的燉肉,用了五千多頭牛、綿羊、山羊當材料。當時衣索比亞的牲畜數量是非洲各國之冠。皇室貴族最喜歡的菜餚是「紅椒嫩煎全熟碎牛肉……辣燉羊肋排與羊肉塊……三分熟牛排佐辣醬汁……羊肋排薑黃湯……辣豆醬煮肉丁。」

這些肉是用手拿著因傑拉餅沾來吃的,這種大片膨鬆的煎餅,是用衣索比亞畫眉草種子磨成粉再發酵之後製成,這種草是當地馴化的穀物。在宴會中,有上千個裝著因傑拉餅的籃子在賓客的手中傳遞,由五個分開的廚房持續供應。有四十五個大陶罐,裝著以紅辣椒粉調味的奶油,也在賓客之間流轉。如果渴了,也有四十五大罐泰吉(一種蜂蜜酒)可以喝。山上有一座裝泰吉的酒槽,接出了十二根管子,酒靠著重力流下來,可以馬上裝滿酒罐。地位比較低的賓客喝的是用發芽大麥和烤大麥釀成的燻啤酒。

泰圖皇后在聖瑪麗亞教堂的宴會,聚集了他丈夫所征服區域的所有料理。這場宴會是治理國家的手段,就是要用驚心動魄的料理,震撼賓客和那些受統治的國家。官方紀錄寫道,在這場盛宴中,泰吉酒加上因傑拉餅剛煎好的香氣,讓人心醉神迷。但是這場盛宴不是好的開始,而是饑荒的前兆。接下來的五年中,旱災與牛瘟接踵而至,國內的牛隻減少了九成,三分之一的人民死亡。

為什麼人類願意分享食物?

衣索比亞的歷史充滿動盪與不安,從西元前二百五十年起就經常出現旱災與饑荒,但是最慘的幾次饑荒發生於近代。當時乾旱、武裝衝突、人口壓力、環境破壞與極權政府,剛好同時在這個國家出現。這些因素在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五年之間到達高峰,八百萬人受饑荒所苦,有六十萬到一百萬人因而死亡。

如此嚴重的饑荒,使得人們彼此幫助的正常本能受到破壞。三分之一的衣索比亞家庭會分享食物與金錢給挨餓的親戚,但是大部分的人連自己吃飽都困難。人們寧願承受無法或不能分享資源所帶來的羞愧,也要避免面對親戚。衣索比亞政府協助飢餓國民的步調緩慢,然而電視上出現該國男女老幼,身形枯槁瘦弱的悽慘景象,激起世界各地大眾的巨大迴響。一九八四年年底,西方人民就捐助了超過一億五千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四億五千萬美元。

這場悲劇顯示,人類有能力分享食物或者可以購買食物的財物時,願意分享給沒有親緣關係,甚至是不認識的人。分享食物是利他行為的經典範例。利他行為的定義是自己付出成本讓他人獲得利益的行為。

如果用天真單純的想法看待天擇,會認為分享資源給陌生人的行為,並不是適應的結果,因此需要特別的演化解釋。對有些人來說,連問「人們為何會分享」這件事都是很不恰當的;但是探究分享與照顧他人這類社會特徵的演化由來,並不是要貶低這些社會特徵,而
是要問:人類的人道行為是從何而來的。

親緣選擇

有演化理論以來,要解釋利他行為的演化,一直都困難重重。達爾文在《人類原始》中寫道,有些人具有所謂的「德行」,就是那些「讓人奉獻於部族人數成長的狀況,過於複雜,難以查得水落石出。」在由自私基因掌控的世界中,無私要如何演化出來?目前有三種解釋。

首先是親緣選擇(kin selection),這個理論的基礎在於,每個人的親戚都有一些和自己相同的基因,包括理論上的「利他基因」。舉例來說,來自同一對雙親的手足之間,有一半基因是相同的。

二十世紀的演化生物學家霍登是個博學通才,以含有深刻見解的妙語成名,他曾經說過:「我願意為八個表兄弟或是兩個兄弟付出生命。」比起親兄弟,堂表兄弟的親緣關係遠多了,他們身上的基因只有八分之一和自己是相同的,所以要八個表兄弟才能讓親緣選擇的帳目維持平衡。就霍登本人的行為來說,他屬於極端的利他主義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親身參與實驗,研究從受損潛水艇中安全疏散人員的方式。不難想像他願意為他人犧牲奉獻,甚至是為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人。

另一位英國演化學家漢彌頓(W. D. Hamilton)用數學證明,如果遺傳性的利他表徵要能夠散播,「犧牲者付出的代價」必須低於「獲利者數量」乘上「獲利者與犧牲者之間的親緣程度」,由此漢彌頓使親緣選擇成為正式理論。霍登話中的含意是,假設自己成為犧牲者所付出的代價,等同於每個堂表兄弟(獲利者)得到的好處。堂表兄弟的親緣關係程度是八分之一,所以要八個才能抵得上霍登的自我犧牲。但實際上霍登這樣利他行為,只能讓成本和利益打平而已。漢彌頓法則指出,親屬得到的利益總和,需要超過利他者付出的代價,所以要有九位堂表兄弟獲利才行。

親緣選擇能夠解釋人們為何會分享食物嗎?要完滿的回答這個問題,需要進行實驗,這樣才好測量分享食物時的代價與利益是否符合漢彌頓法則,但是這種實驗並不容易。在演化的算計中,代價與利益是以「適應度」來衡量,意思是具有能夠傳宗接代的後代愈多,適應度便愈高。想像一下,如果要計算你舉辦宴會請親戚來吃飯造成的適應度總和,以及比較自己一個人獨享時的適應度,辦得到嗎?當然不會有這種幾乎不可能達成的實驗。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採用比較間接的證據來驗證漢彌頓法則。

人類偏好和親屬共享事物

科學家比較不同的人類社會之後,發現幾乎一致的模式:人類偏好和親屬共享事物。在一篇回顧論文中有這樣酸溜溜的句子:「雖然沒有多少人同意,但是人類學家認為,親緣關係是人類社會中的核心組織特徵之一。」這種模式符合從親緣選擇推測出的結果,但是人類學家並不完全接受這個理論。一個反對的理由是,狩獵採集者並沒有那麼精於計算,他們的行為未必會遵守漢彌頓法則,動物更不可能計算出堂表兄弟和自己的親緣關係是八分之一。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本著他一貫敏銳的機智,說道:「蝸牛殼具有完美的對數螺線,但是牠們的對數表放在哪裡呢?」

並沒有一本想像的禮儀規範,裡面有條文告訴狩獵採集者,或甚至他們的基因,要如何依循漢彌頓法則。在演化競賽中,個體會對其他個體展現不同的行為,然後彼此會持續給每個個體打分數。如果和親屬分享事物是由遺傳決定的先天特質,漢彌頓法則會告訴我們這樣的行為何時會受到親緣選擇的偏好。親緣選擇只是一種特殊的天擇。我要補充聲明,親緣選擇並不能讓用人唯親這種事情合理化,只是有可能解釋這樣的行為而已。人類的社會複雜多了,而且通常會懲罰不公。

偏袒親屬的行為在動物社會中很普遍,雖然並非所有的動物在斷奶後仍會分享食物,即便對象是自己的後代也一樣。靈長類動物中,大約有一半的種類會分享食物給後代,這些種類中,又有一半種類的成年個體會彼此分享食物。不會分食物給後代的靈長類,成年個體之間也不會彼此分享食物。這意味著分享食物這種行為的演化源於分享給後代,分享給成年同類的行為是後來才演化出來的,包括分享給沒有親緣關係的個體。

這種現象符合「演化的改變是漸進的」觀點:分享行為起於分給血緣關係最近的親屬(後代),然後發展到分享給其他成年個體,特別是有可能交配的對象,就如同俗話說:行善始於家庭。」雖然有間接證據支持,親緣選擇是分享食物這種行為的演化基礎,但是這樣的解釋並不完整,因為人類確實會把食物分享給沒有血緣關係的個體。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