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價值觀調查》賴清德笑了 葉俊榮可能笑不出來了

教育議題

教育下一代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因此了解國人教育價值觀有助於了解教育現況,以及調整教育政策。有鑑於此,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針對國人的教育價值觀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77.3%民眾相信,在台灣不論社經背景如何,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教育翻轉人生,充分顯示雖然近年教育問題層出不窮,也遭受不少人批評,但仍對教育抱持高度信賴。

而該民調除了包含課程內容、教學方式,以及選校依據等家長對學校教育期望的態度調查,另外也因應趨勢,對開放公立中小學設立英語雙語班,以及把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的看法做調查。

87%民眾同意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

為了加強國人的英語能力,行政院於6日正式通過2030雙語國家政策,並預計將在3個月內完成《國民教育法》、《高級中等教育法》與《私立學校法》修法,擴大市政府設置雙語學校的法源依據。

然而,這份於11月27日到30日完成的民調結果顯示,有高達89%的民眾贊成開放公立中小學設立英語雙語班,也有87%民眾表示同意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來面對國際競爭和全球化的潮流,讓政府有推動此項政策的正當性。其中又以具高中職及大專以上學歷的受訪民眾贊成比例最高,分別為92.4%與87.5%。

這樣的調查結果,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所教授何榮桂表示,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是一項艱巨的工程,民眾的反映符合行政院的期待,讓政策有正當性,政府不能因為很難就猶豫,「總要先踏出第一步,邊做邊修」。

何榮桂補充,目前「雙語國家」的政策還沒有細節,但可以看出教育部希望中小學英語課用全英文教學,並將英語教學向下延伸至幼兒園,要達到目標,最迫切的是師資培育並克服城鄉差距。

贊成課程內容應以台灣為核心的比例低

這份民調值得注意的是,在「贊成國小到國中職的課程內容應以台灣為核心的看法」的贊成比例僅68.8%,是12個題目中贊成比例最低者;而在「台灣教育應優先重視的課程內容」這一題,國家認同(55.4%)也排在「社會關懷」(81.1%)與「環境保護」(73.8%)之後。何榮桂對這樣的結果感到不解,是否因為過去十二年國教課綱爭議餘溫猶存,還需深入了解。

但民調調查小組委員馮清皇指出,學歷越高的受訪者贊成「國小到國中職的課程內容應以台灣為核心」比例越低,是否因為誤解題目真正意義,支持國際化發展,認為課程內容不應僅侷限於台灣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黃昆輝:教育當局應加速教學改革

最後,針對教育改革的部分,有高達81.9%民眾贊同台灣的教育應該大幅改革,由「升學導向」的知識教育,變成「問題解決導向」的思考教育,且有61.4%的民眾認為應設法改變目前國民中小學實施校內統一教材、教學進度和考試的做法。

黃昆輝表示,這結果顯示台灣民眾的教育觀念符合世界發展趨勢,以新加坡為例,目前教育體系,已經放棄了標準化的集體教育方式,並推動思考課程」(Thinking Curriculum),陪學生解決問題,以批判性與創造性思考為目標。他認為,教育當局更應毫無遲疑地加速教學改革工作。

由此可見,台灣民眾對於教育改革的期待遠高於政府,教育部應該更積極推動。至於雙語國家的政策,民眾也表示支持,只是未來將如何具體推動,將會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

這份台灣教育價值觀民調結果,為賴清德推動雙語政策提供了堅實的民意基礎,但要如何落實才是關鍵,而負責執行政策的教育部長葉俊榮可能就笑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