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美國搶人大戰 柯文哲明年中進京趕考

兩岸

台北市長柯文哲預定2019年3月訪美,外界解讀這是為了淡化他在兩岸政策的傾中態度,這也是柯文哲繼2016年3月後,第2度訪美。但據了解,雙城論壇結束後,中國也向柯文哲方面傳達「回訪」的邀請,時間可能落在明年5月、6月,這將形成中國與美國「爭搶」台灣總統參選人的競爭。

中國擬比照美國,邀台灣總統參選人訪問

台灣藍綠主要總統參選人到美國訪問,已經成為「慣例」,行程也頗為類似,比如被安排參訪外交、國防智庫、國務院,或華府拜會參眾議員,期間對於參選人的美台政策、兩岸政策都要求闡明清楚。由於美中因貿易戰打得火熱,華盛頓方面是否要求台灣總統參選人更「親美反中」,值得觀察。

據指出,雖然柯文哲這2次選舉都受到葉克膜、器捐等議題的攻擊,但是柯下次到美國的「重大行程」之一,就是接受葉克膜權威單位頒獎,表揚其在推廣葉克膜使用方面的貢獻;選後,美國在台協會(AIT)再度拜訪過柯文哲。而柯文哲在雙城論壇後的公開場合說,「他也在美國住過」,展現對美方的友好。

然而,就在雙城論壇舉辦前後也有傳言,中國有意循「美國模式」比照辦理,現階段除了民進黨、獨派色彩濃厚的政黨等參選人不考慮外,國民黨及泛藍陣營,以及像柯文哲這樣的無黨籍「友中」人士,都可能受邀,做進一步的交流對話,也不排除做出許多惠台承諾,當然,「考題」亦涵蓋關鍵的美台中乃至對日政策。

兩岸論述標籤化?韓國瑜:不能只從嘴巴滑過去

但是,柯文哲日前提到,在台灣,「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都被標籤化,只要講一句,有人贊成但另一方就反對,所以,他還是認為要透過協調機制,找出一個大家「至少都能忍受」的說法。不過,由於一時之間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所以就先繼續採用「兩岸一家親」的說法。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反駁說,九二共識是事實,哪有什麼標籤化,兩岸有九二共識,才有和平往來,對台灣無傷,對兩岸有幫助,什麼叫做標籤化?準高雄市長韓國瑜指出,若是把這兩個論述定位在標籤化,那就只是「嘴巴上滑過去」而已,並非從心裡面真正認知,要真正認知、實際推動,才能達到兩岸交流。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建議,台灣與中國大陸現在可用「兩岸一家親的兄弟之邦」解釋現狀,台灣可解釋邦為國家、中國大陸可解釋為邦聯或聯邦,這樣彼此對自己的國家人民都交代得過去。

中國學者:要當領導人,只講兩岸一家親還不夠

問題是,民進黨卻不能用「兩岸一家親」。此次上海學者團領隊、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嚴安林在受訪時說,中文語彙「一家」就隱含一國之意;再者是柯文哲是無黨籍,不像民進黨有台獨黨綱,從來沒有過期,還通過了《正常國家決議文》,若綠縣市長要比照說一家親就無法「通關」。

對於未來柯文哲要直取2020年大位,嚴安林認為,地方首長和領導人的層次,還是有所不同,只說「兩岸一家親」是不夠的,須要有更進一步的論述。這或許是柯文哲要在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之外,積極找尋雙方都能接受的新名詞,如此,才有利於他「赴京趕考」時能交出答卷。

有資深人士指出,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在雙城論壇致詞時說,「台灣已然是中國文化基礎上第一個走上民主的地區」,這也可能是一個訊息,朝過去泛藍曾提過的「一國兩區」傾斜;此外,發明「兩岸一家親」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曾主張「一中屋頂」、「兩岸一中」等方向,也可能是柯文哲未來研擬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