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卻從派遣人員淪為打工族 年輕人的骨氣:每天吃一餐

職場話題

憂心景氣反轉,企業紛紛撙節開支,讓不少勞工在年關將近的時刻,經濟狀況也跟著拉起警報,甚至,一場「職場生存戰」也正悄悄開打。究竟該如何擺脫窮忙命運,是轉行、兼職,還是選擇進修技能呢?或許,多數人的想法,都在一份調查裡可以看出端倪。

根據yes123求職網最新調查,當回顧整個職涯,高達82.7%的上班族都透露,自己曾經遭遇「職場生存戰」,結果只有50.8%的人成功保住職位,也就是說,另外49.2%最後是以陣亡收場;此時正值歲末年終,有七成二(72.1%)的上班族就說,自己正面臨職場生存危機,前五大困境依序是:專業技能不足、久領低薪造成經濟壓力大、外語能力不足、自認口才或談吐不如人,以及企業內部人事鬥爭。

其他職場危機的導火線,還包含了:久未調薪、升遷管道受阻、同事之間的競爭壓力、因年齡產生的職場歧視,或者是害怕公司縮編、重整、倒閉、被合併。對此,勞工們祭出的對策,主要是「學習第二專長」、「離職找新工作」、「想辦法提高工作效率」、「報考公職」、「離職去創業」、「出國進修」,以及「主動配合加班或應酬」、「想辦法討好上司」等等。

調查也指出,只有31.7%的人認為目前所屬的行業可以從事到退休,算是穩定,代表其餘的68.3%都得和明天賭一把,其中,高達六成四(64.4%)更坦言,感覺自己當下的職務很容易遭到取代、淘汰。

至於哪些行業氣氛較低迷呢,結果顯示,民生服務業最慘,大眾傳播與公關廣告第二,接下來依序是:農林漁牧礦與環保生態、營建與不動產、運輸與物流倉儲;其中,又以產線作業員、客服或門市人員、影音設計人員、業務或銷售人員、行銷企劃或公關人員等職務較容易被人取代。

相形之下,醫護與生技、法律政治與社福宗教、金融保險與會計統計、科技資訊、批發零售與貿易等等,都是眾人感覺較穩定的行業;最不容易被取代或淘汰的職務,則分別是研發人員、軟體技術型人員、硬體技術型人員、財務會計人員、藍領技術型人員等等。

國立名校畢業從派遣工淪為打工族,每天餐費不過一百元

談起職場危機的個中滋味,恐怕沒幾個比洪先生更懂了。25歲的他,頂著國立名校財金系畢業光環,從退伍前三個月開始積極求職,一開始就鎖定銀行櫃檯行員等內勤職缺,結果卻是差強人意,「我投了上百封履歷,來電邀約幾乎都是理專與信用卡業務,只接到5個『非業務性質』的面試機會,最後被一家外商銀行錄取,不過是派遣工的職缺。」

即使抱持著「沒魚蝦也好」的心態,但在現實生活中,所謂的職場總有一些令人難以釋懷的事,對他而言,最無法接受的就是,整個部門只有他一個派遣員工,又是社會新鮮人、未婚身分,所以,只要遇到同事請假,各種事情自然落到他手上,結果造成工作量爆增,又沒有加班費,後來連公司大門鑰匙都交由他保管,常常被迫最後一個下班。

比悲傷更悲傷的是,原本雖然只是外商銀行的派遣工作,但月薪仍有3萬5千元,對洪先生來說,還能支應自己北上生活的開銷,不料,今年八月,公司就決定不再續聘,他只好轉往百貨公司,擔任為期兩個月的「約聘賣場客服」,到了年底,又面臨一次失業窘境。

如今,他認為,農曆年前職缺並不多,加上長期求職不順遂,所以積極進修程式語言課程,培養第二專長,甚至興起念頭,想轉往資訊業發展,但又苦無相關背景,只能打算從實習生做起。

洪先生的家鄉在離島,目前待業期間,雖暫住在北部親戚家,因此省下萬元房租費,但依舊保有一絲骨氣──他拒絕親友金援,堅持靠自己的能力謀生;為了支付生活開銷,他只好四處尋找各種打零工的機會,「像是展場工讀生、發傳單這類時薪計酬工作,都接,一天工作8個小時大概可以賺1200元,月收入最高差不多1萬,最低還不到6千塊。」

不過,隨著時序越來越接近農曆年節,眼看存款見底,還有卡債尚未還清,他為了籌措紅包錢,也開始應徵起「可以現領工資」的搬家學徒、理貨員等勞力密集的粗工工作,但至今尚未獲得錄取機會,「一個人在台北打拼,遠比想像中辛苦,我規定自己每天餐費,不能超過100元,月開銷不超過4千塊,現在一天只吃一餐,或是去買超市即期生鮮食品、飲料。」未來,他期盼自己早日擺脫打零工的日子,也把目標放寬到東南亞、大陸等外派工作機會,只圖一個穩定。

轉行要下決心「砍掉重練」,專家:初次換跑道可選業務類工作

對於上班族透過職場進修拚翻身,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建議,一旦發現「本職學能」有不足的地方,可以利用下班時間,進行「職涯充電學習」,最好還能考取證照、通過檢定,或者具備第二外語能力;甚至有機會就挑戰自我,參與公司內不同類型專案,歷練不同部門職務,藉此成為業界不可或缺的人才,「有時候像轉行或創業的契機,也可能來自新技能培養的過程。」

談起轉行的可能,楊宗斌則提醒,上班族必須先有「大破大立」、「砍掉重練」的決心,假如擔心相關學經歷不足,初次轉換跑道時,不妨考慮儲備幹部、業務型職務,比較有利戰百萬年薪,「當然,想多賺一點收入,兼差或許是比較容易的方法之一;不過,要當心會不會有工時太長的過勞問題,如果影響到本職工作狀況,那更是犯了『以私害公』的大忌,等於在用公司資源從事個人兼職,應該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