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花生妙用無窮...它可以當料理也可以當燈油、藥用或潤滑劑

農業

花生(學名:Arachis hypogaea)是雙子葉植物綱豆科的一種植物。又稱落花生、、長生果。落花生,英文俗稱peanut,但這個名讓人以為它是一種堅果nut,並非豆類pea。從拉丁學名(Arachis hypogaea)中,我們得知Arachis是指「豆類」之意,hypogaea是指「在地下」的意思。客家話以及粵西地區稱為番豆。台灣則以「塗(土)豆」來形容這個舶來品,是很傳神的。

花生的根源與歷史

一般認為,花生原產秘魯和巴西,在秘魯沿海地帶史前遺址中發現大量古代花生,可追溯到至少五千年前。歐洲人將花生莢果帶回歐洲並隨著傳到亞洲及世界各地。有記錄稱在荷蘭人佔領台灣時就有種植落花生。

中國古時可能有與花生類似的植物,距今近二千年前的漢朝陵墓中出土的農作物裡,已經出現了花生。唐朝時代的段成式、在其《酉陽雜俎》書中記載「形如香芋,蔓生」、「花開亦落地結子如香芋,亦名花生」。

但在明朝之前,花生在中國的產量並不多,在乾隆期間曾有記載,花生是筵席珍貴之物,尋常人很難吃到。一直到清代中後期、東西交流頻繁與品種的引進,才在沿海地區較為普遍的種植。然而現今廣泛種植者,則為南美引進無疑。

(圖片來源/好農雜誌雜誌提供)

清代時期落花生已是當時在台灣相當普及的農作物。十八至十九世紀時,落花生所榨油品,不僅供食用,同時也是燈油的主要來源。日本佔領台灣時期,一開始並未重視落花生的生產。直到因應其擴張與戰爭的需求,才逐漸進行品種改良與榨油製程改進。

花生油的用途,當時涵蓋了料理、燈油、藥用、潤滑劑…等等。 台灣在一九五○至一九六○年代,花生生產以支持榨油工業為主,維持在十萬公頃左右的生產面積,為台灣花生種植面積高峰期。目前,台灣花生種植面積,每年大約維持三萬三千多公頃,年產乾莢果八萬三千餘公噸,年產值約三十五億元,為台灣重要雜糧作物之一。

雲林縣、彰化縣、嘉義縣、苗栗縣及花蓮縣等為主要的產區,雲林縣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或砂土最適宜栽培落花生。在幾個生產縣市中,雲林及彰化是主要栽培區,其中雲林佔了七成以上的生產面積。

花生的種植與特色

花生播種以春、秋兩季為主,收成兩次,約與水稻的栽種與收成期差不多時期。台灣中北部種植時間春作時為二月上旬至三月上旬;秋作為六月上旬至八月上旬。在六至八月採收的稱為「春豆」,成長期約四個月,由於成長期較長,成本較高,及採收期正值梅雨季,所以種植面積較少;九月至十一月採收稱為「冬豆」,由於氣候適宜,所以農民大量種植,產量約為「春豆」五至七倍。

花生的種子含豐富的脂肪(約百分之五十)和蛋白質(百分之二十四至三十六)蛋白質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幾種胺基酸,故營養價值甚高,可直接作為食物,或提取食用花生油。榨油後的麩餅,為良好的家畜飼料及農作物的優質肥料。此外花生根部有豐富的根瘤,能固定空氣中的游離氮素。花生紅皮含有纖維質、蛋白質、脂肪及多酚類等營養物質,有補血、改善貧血症狀的功效。

但花生會引起過敏症。花生過敏的症狀包括: 血壓降低、面部和喉嚨腫脹,這些都會阻礙呼吸,從而導致休克 。

據英國研究人員統計,在英國,每200個人當中有大約一人對花生敏感。據英國研究人員統計,在英國,每兩百個人當中有大約一人對花生敏感。現今有含花生的製品,大部份都有加上警語,提醒民眾小心。台灣地區的落花生、經過多年的努力、品質大幅提升,目前正是採收的時期,可多加享用,但過敏者慎選之。

本文轉載自《好農雜誌》

廣告支持 https://goo.gl/forms/IyoBFPO7v1cDIJQ63
更多精彩內容,訂閱好農雜誌  https://goo.gl/forms/jChkuah8AnGj87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