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土政權敗選 中國促統危機會在2020提前引爆

國安

2018年11月23日以前,沒有人會認為2020年會出現促統危機。

在那之前,一般認為,除非習近平根本擺不平內部問題,才會鋌而走險拿一個多數美國軍事專家認定中國必輸的對台戰役以轉移國內注意力。

但11月24日選舉結束之後,綠營不僅大敗,接著民進黨政府至今似乎依舊呈現腦死狀態,沒有新的作為,甚至在清理戰場認賠殺出的思考下,把基本支持者一群一群的趕出去,這些作為導致外界要求小英不選2020的聲浪日高。

行政院長賴清德支持度雖然比小英高一些,不過這次敗選他也負有相當責任。至於接班梯隊的野百合世代則是充斥會打順手球的太平官,普遍缺乏捨我其誰的雄心與力挽狂瀾於既倒的承擔。

蔡的國安外交團隊必須調整

在沒有可供選擇的其他本土勢力下(柯P就只是個沒有中心理念,被統媒與中共捧起的機會主義者),2020有可能被親中勢力奪取政權。

當2020台灣政權回歸親中勢力,記取2008-2016痛苦教訓的北京政府,就不會再讓反覆不定的台灣刁民有反悔機會,因為北京政府認為國民黨是爛泥扶不上牆,因此如果2020換上親中勢力主政,就會自己直接出手以促進統一,以免2024年再度出現政黨輪替使其前功盡棄。

此外,對一心爭取第三任期的習近平而言,完成與台灣的統一能使其取得至高無上的連任正當性。因此全力操作使本土政權在2020落敗,在2021中共建黨百年時完成基本的統一大業,習皇帝就可以在2022順利登基取得第三(甚至是永遠)的國家主席任期。因此與泛藍統媒吹噓2020泛藍重回執政兩岸關係會回復穩定的講法不同,一旦親中泛藍勢力在2020大選後回朝,促統危機就會立即爆發。

2020泛藍若取得政權,促統危機立即爆發

要想避免促統危機提前引爆,現在需要爭取時間以鞏固台灣主權與強化自我保護能力,外交與國安領域在現在更須有所作為,不能再消耗在無聊的網內互打中。

雖然蔡英文是普受美國信任的台灣總統,但是國安、外交與兩岸體系還是有重整必要,與其說要換誰做,可能要先問即將會面對的挑戰,並追問是哪種思考導致對局勢誤判以致會有現在的挑戰。從任務決定合適的人選,這樣談換人才會比較有意義。

習近平在2018年12月18日「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提到已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與主動權,之後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更說出主導促統。雖然這次選舉結果出乎中方意料之外,但也使中方確信其過去兩年的對台強力施壓作為是正確的,因此沒有調整必要。

選舉結果使中國自認掌握對台情勢主導權

「主導權與主動權」之說法是習近平對內部發出對台路線正確,不容妄議習大大的重大訊號。

另一方面,這也顯示北京認為在過去兩年國民黨毫無起色的狀況下,民進黨蔡政府依舊會受此重創,顯示中國對台灣內部的掌握堅強到可以自己出手,無須透過國民黨代理人的中介,因此習近平這句話也是說給國民黨聽,要其勿以為贏取十五縣市就有了對中喊話籌碼。

此外,這句話也是說給美國人聽的。中國認為美國意圖幫助民進黨政府,包括從七月起美艦三次進入台海,AIT理事主席莫健在專訪說暗示中國以假新聞介入選舉,即便如此依舊無法改變親中勢力的勝選優勢,表示美國對台影響力已經落後中國。因此中方認為這次選舉證明其能力可達到粉碎民進黨、震懾國民黨、與警告美國等三重目的。

部分在選後訪問中國的外國分析家也發現,部分親官方中方學者提到內部被交付研擬實施統一相關課題的調研,與過去中國多是以促進接受統一或是強力反獨等論述方向不一樣。統一進入具體議程與實施方式的研究,不再是內外局勢的廣泛性分析,這個變化也引發矚目。

兩岸關係課題進入統一議題研究,以及習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對台政策說出掌握兩岸關係發展之主導權與主動權,除了顯示習不假手他人親抓對台政策,也顯示習近平對於在任內解決台灣問題以達到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有期待的。

過去兩年台灣朝野有種持續幫習開脫的聲音,認為習近平須全力處理大格局關係,會不願台灣出事使其分神,所以會有對台強硬作為是習近平受到內部壓力不得不然。

蔡被自己的維持現狀自我催眠?

也有人說這些作為多是被反貪腐打到驚慌失措的官僚基於自保所採取的政治正確,或是寧左勿右以求升官等的自利心理所致,與習近平關係不大。不知這些在體制內外至今還把習近平當成胡錦濤2.0版的官員與學者們,會如何理解習近平提到「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與主動權」這句話呢?

對中國極速促統無感,對中國銳實力作為也不積極應處,是不是蔡政府被自己「維持現狀」口號自我催眠導致綁手綁腳,甚至影響其對美日的外交作為呢?

當美國都在國家安全戰略中視中國為改變現狀的全球地緣戰略競爭敵手時,我們連是否要定位中國是敵人都還考慮再三。如果國安會必須被砍掉重練,那群敵我不分與以「維持現狀」為藉口而不作為的資深官員們,就是要優先被請辭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