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是代工、外包的小經濟體模式?學者:不符合大國經濟的條件

中國經濟

針對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成果,有台灣學者指出,中國確實獲得實質好處,帶動了經濟成長,不過,背後畢竟是代工、外包等小經濟體的模式,仍高度仰賴外需,因此至今尚未取得定價權、規則制定權、責任擔當權,「不符合擔當大國經濟的條件」;如今,面臨美、中貿易衝突,在種種內外壓力夾擊下,軟硬之間的拿捏恐怕正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在中華財經高峰論壇上,兩岸學者專家齊聚,探討當前中國經濟的挑戰。中經院大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佳勳不諱言,過去,在走向全球化的路上,中國獲得了實質的好處,也帶動經濟崛起,直到2013年習近平上台,開始做起大國外交,「這代表著中國從鄧小平時期的『韜光養晦』,到了習近平時代,轉向『積極有為』,當然,這背後也都是2001年加入WTO之後所累積出來的實力表現。」

即便如此,她也提到,在大國崛起的思路上,中國始終是以小經濟體模式來實現大國崛起,也就是說,崛起的過程主要靠代工、外包等模式,必須高度仰賴外需,導致現階段中國尚未取得定價權、規則制定權、責任擔當權,「其實還不符合擔當大國經濟的條件,……未來,如果要真正成為經濟大國,我想,中國未來貿易政策走向將更趨中性,不僅單純鼓勵企業出口或招商引資,也越來越強調進口開放策略。」

中國產業結構改革隱憂,學者:「走出去」政策將繼續

在羽翼未豐的情況下,中國內部還有不小問題。吳佳勳認為,中國正面臨著內部產業結構性改革的挑戰,亟需解決產能過剩、殭屍企業、產品技術含量不足等問題,再加上中國資源短缺、環境生態嚴重惡化等隱憂,如今只有提高技術水準與創新能力,才能降低資源消耗及保護生態環境,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程度。

「在這些前提下,中國在全球化面臨的主要挑戰,在於如何讓改革與成長雙雙並進,關鍵就是如何提高技術與管理,改進資源的分配效率,達到驅動生產力的有效提升。……所以,就中國推動全球化的目的而言,將延續過去『走出去』的戰略,一方面是爭取技術轉移,另一方面,也有助消化過剩的產能,藉此度過產業結構轉型。」她說。

中國的外在妥協、內在強硬「雙矛盾現象」

不過,「走出去」的算盤是否打得響,尚屬未知,她舉例,中國從2015年開始大量鼓勵企業「走出去」,四處進行海外併購,卻讓各國開始有所疑慮、防範,結果反而造成資金大量外流,「所以,近來為了應付去槓桿、控制金融風險,恢復穩定,中國在政策上已開始減緩『一帶一路』的推進節奏,也不再鼓勵盲目投資了,而是要求審慎選擇標的。」

此外,由於開放畢竟有來有往,因此中國也面臨了許多開放市場的挑戰。她直言:「中國推動企業『走出去』,有很大的目的是為了取得技術上的成長,中間自然也會引進了大量的企業,前往中國投資,可問題是這些企業雖然投資,技術卻不一定會如願地移轉,面對競爭,結果反而進一步造成中國產業轉型上的瓶頸。」

整體而言,吳佳勳認為,中國正面臨外在妥協、內在強硬的雙矛盾現象,「外部挑戰比方說: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升溫、各國對一帶一路向外拓展經貿合作存有疑慮、在WTO中的市場地位不被承認。內部爭議主要是:正值經濟結構轉型,經濟成長長期趨緩,以及美中貿易戰底下,中國內部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對外態度過於軟弱,因此形成壓力。……在內外夾攻下,中國對外到底要強硬還是妥協,都將考驗決策者的智慧。」

中國經濟如何不衰退?對岸學者:還有6億農民

作為與談人,面對台下質疑中國如何保持經濟不衰退,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蘭小歡直言,不要忘記中國還有6億的農民,這些人目前占GDP比重仍相當低,未來只要當局進一步推動城鎮化,讓人力從西部往東部轉移,再加上農地改建地等土地優化措施,將是一股非常巨大的能量,可望創造新一波經濟動能,「甚至,連上海都還有很多土地是不准蓋房的,如果能釋放出來,效果會很可觀。」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教授樊海潮則說:「隨著我們引進來、走出去的政策,針對一些高科技企業,我們都可以來學習、模仿,提高我們的技術,然後,改革開放要繼續做,等到越來越開放了,我們市場就可以更加擴大,經濟成長就沒有太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