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連美債都不能買了...國泰金、富邦金不願說出口的秘密…

金控

2018年上市金控獲利數字全面揭曉,表面上看來,去年金控公司的獲利都很亮麗,算是繳出漂亮的成績單,但是如果拆開來看,這些獲利幾乎都是上半年賺的,如果單看第四季甚至是去年最後一個月,你會發現到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就是去年12月包括國泰金、富邦金等一共有六家金控出現虧損,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關鍵就是在去年12月急轉直下的美股!」一位熟悉壽險操盤的專業人士說。這位專業人士表示,過去壽險公司的投資部是最強的,如果中國經濟不好投資標的就轉往歐美市場,不過去年下半年以來,美中貿易戰效應擴大,不只中國股市下跌,12月開始美股也崩盤,「過去不知道買什麼就買美債,但現在連美債都不能買了,真的是買什麼賠什麼!」專業人士說。

壽險公司現在連美債都不能買了

除了全球金融市場走向空頭,讓金控的投資部位,不管買什麼都賠以外,金控當中的壽險公司,還面臨著「利差損」的重大壓力。專業人士表示,國內這些壽險公司,不管是國泰、新光或是後來接下ing安泰的富邦、接下安聯人的中壽甚至是南山,都面臨早年7%、8%利息保單到期的壓力,「這些利差損就會讓壽險公司每年都有龐大的現金流支出,如果壽險公司沒辦法在投資上有更好的績效,根本會cover不過來!」專業人士說。

如果從整體的成績來看,蔡宏圖為首的國泰金控去年賺525.7億元,一舉踢下蔡明興的富邦金,拿下金控獲利王寶座;富邦金以480.41億位居第二名、辜家的中信金以360.32億排第三,公股金控龍頭兆豐金全年則是賺了281.54億,守住第四名。

金控12月獲利重摔,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合計大虧上百億元

整體來看,2018年金控獲利可說是虎頭蛇尾, 15家金控上半年獲利一度達到1877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但第4季以壽險為主體的金控,不敵台美利差持續擴大,造成壽險避險成本提高,加上第4季又有美股、台股「亂流」影響,投資部位無法實現獲利,導致全年整體稅後盈餘為2937億元,年減1.1%,宣告挑戰3000億大關失敗。

尤其12月的單月獲利表現更是差之千里,出現單月虧損的家數就多達6家,包含國泰金、富邦金、元大金、台新金、新光金及開發金,合計虧損高達123億元,其中,光是全年獲利排名前兩名的國泰金、富邦金,更罕見分別虧了41.2億、50.58億,皆創下2018年單月最大虧損。

而造成兩大龍頭12月單月出現罕見虧損的主因是,國泰人壽稅後虧損45.4億元、富邦人壽稅後淨損更55.58億元,累計兩家壽險合計虧損就超過上百億元。

12 月是壽險業最黑暗的一個月

去年12月,包括富邦、國泰、新光、台壽保、中壽等5家公司都出現單月大幅虧損,以富邦金單月虧55.58 億元最慘,國泰人壽單月虧了45.4億元居次。不過,外傳可能延後發放績效獎金及尾牙獎金的南山人壽,12月則成為唯一賺錢的壽險公司,去年12月稅後純益1.2 億元。

對此,富邦人壽指出,主要受市場波動以致投資相關收入減少,以及增提30億元外匯價格準備金的一次性影響所致;國泰人壽則說,12月是因資本市場波動較大,但強調全年稅後淨利仍有311.7億元。

顯見在全球景氣情勢不確定、匯兌影響下,一向是金控金雞母的壽險,也衝擊了2018年獲利表現,隨著今年預估美國還會升息兩次的情況下,台美利差仍將持續擴大,恐怕壽險業的避險壓力還不能解除。

民營金控前段班遇「亂流」,公股金控相對穩定

以獲利絕對數金額來看,去年全年15家金控獲利排名與2017年相差不大,前兩名皆是蔡家天下,國泰金則是唯一一家賺進超過500億的金控。但儘管如此,前段班表現普遍比2017年來的衰退,以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排名前3名的金控來看,去年全年獲利平均比2017年衰退7%,

反倒是中段班的金控表現相對穩定,排名第4到第9名的兆豐金、元大金、第一金、玉山金、合庫金、華南金,獲利平均成長2位數以上,尤其華南金年增20.7%也獲得最佳進步獎。

值得注意的是,台新金控去年12月驚爆虧損,因台新銀行認列對大陸企業普天集團的壞帳損失約10億元,導致去年12月單月轉虧,全年稅後盈餘129.3億元、年減0.9%,排名滑落到第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