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地中海─千年傳統橄欖

農業技術

在格里特(Crete)有十分優渥的自然環境,如我們之前所見的葡萄、溫室蔬菜與畜產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今天便要介紹格里特島最知名農產之─榨油橄欖。

榨油橄欖屬於木樨科的植物,比起無患子目橄欖科的「橄欖」,分類上反而接近桂花和茉莉;格里特島栽種榨油橄欖已經有四千年的歷史,島上超過三千年的橄欖樹就不只十顆,農夫們將自己對於栽種橄欖的心得代代相傳,直到現在都還有許多使用古法栽種橄欖的農民,他們相信即便不走以量取勝的市場策略,只要生產最高品質的橄欖油,自然也會有懂得欣賞的行家找上門並在百家爭鳴的橄欖油市場中屹立不搖,那股對橄欖油的熱愛和對土地的關懷,一直讓格里特橄欖農抗拒現代化密集與機械化栽種,且不透過化學藥劑讓橄欖樹結出碩大果實,而是順著植物的天性,產出最圓潤飽滿的橄欖果,做出讓世界羨慕的好油。

修枝教學。(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Koroneiki頂級初榨橄欖油一沾,立刻變身高級餐廳的開胃點心

在格里特的橄欖園中散步,老師也導覽常見的地中海油橄欖給我們認識:最常見到的是「Koroneiki」品種,在格里特甚至有橄欖油之后的稱呼,產出的橄欖果體型較小,但果子裡面有四分之三是充滿汁液的果肉,榨出的油質很細、顏色嫩綠、充滿果香與豐富滋味,不只可以食用,直接敷在皮膚上也有優秀的滋潤效果;島上橄欖園中Koroneiki就佔了百分之六十的數量。

這個品種特別適合地中海氣候,樹高約五至七米,到海拔五百米的地方都有人種植,許多觀光客不遠千里來這裡就是為了一嚐當季新鮮的Koroneiki頂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我們參觀完橄欖園要回教室上課時,拿了一些莊主招待的橄欖油,配上隨便一塊麵包火腿,只要沾了這油立刻變身高級餐廳的開胃點心,若不是趕著回教室,真想就坐在涼風徐徐、藍天白雲下的果園細細品嚐從來沒體會過的鮮美橄欖油。 

古代榨油石磨。(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當同學在教室緬懷剛剛吃的美味橄欖油時,老師理所當然地用橄欖栽種知識把我們拉回現實;在格里特的橄欖樹年齡差距很大,從五十歲的到三千歲的都有,大部分農民使用傳統方式種植榨油橄欖:首先要在二月中旬開始修枝,讓枝葉可以保持通風又能接受陽光照射的密度與形狀為原則,每一棵樹所需要和適合的修剪方式都不一樣,當地農民認為這是種藝術,可以充分顯示出橄欖農的栽種水平和性格,而且在與每顆樹相處的時光中,讓老農得以對橄欖樹的狀態瞭如指掌,依照生長狀況來預測當年的收成量。

除修枝之外,施肥技術也是重要的技術指標,在不同的季節中,農夫會評估土中的含肥量來決定施肥的方向;事實上,施肥從不是為了提高產量,卻是想辦法延長橄欖樹的壽命和健康,在大多數情況中,一棵樹所需要的養分多半是它自己的落葉枯枝,被自然循環代謝後回到土中,只要農夫有定時除草和鬆土,讓橄欖樹可以順利汲取土中水份和營養,就是理想的肥培管理模式了。

養雞吃草。(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說到除草,一般人會想到最直接的方法是噴灑除草劑,但對格里特農夫來說,他們只用物理除草(割草機),或放養牲畜吃草,除非遇上天災等級的雜草或外來物種大爆發,否則不輕易噴灑化學藥劑,因為他們認為只有使用永續經營模式來管理橄欖園,讓原本屬於本地、可以跟橄欖樹共生的生物在果園繁衍,才是長久的發展法則,也是對環境最友善的選擇。

至於從夏天開始的病蟲害,格里特農夫莫不戰戰兢兢處理,橄欖果蠅(Dacus olea)一向是令人頭痛的害蟲,它們會在橄欖樹皮上鑽洞、產卵,讓其他病菌有機會進入到韌皮部蛀蝕樹幹,導致橄欖樹生病、減少產量;通常農夫有兩種方式可以控制病蟲害,用費洛蒙陷阱去捕捉橄欖果蠅,或者在樹幹上噴防治藥劑來抑制蟲害,因為許多農家都要遵守歐盟有機認證的生產規範,使用的藥劑都必須經過認證,且噴灑在樹幹的藥劑不容易影響掛在樹枝上的果實,因此所生產的橄欖果仍是安全的。

當談到永續農業,水資源的運用也是不得不關注的議題,很神奇地,在格里特橄欖園中,並不是所有的橄欖樹都需要人工灌溉來提高產量,大部分的樹可以自行靠著根系尋找到地下含水層,而能自行找到水源的橄欖樹所生產出的果實既多汁又甜美,品質遠超過那些需要人工灌溉的樹。

生物防治。(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格里特的經驗,農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範例

到了十一月,整年的辛勞成果總算迎來回報,格里特島上約有一千萬顆橄欖樹,所生產的橄欖量約佔希臘境內其他地區總和的三分之一;十一月初橄欖初熟,青綠果子帶點刺激味道,當地人稱之為「agurelaio」,意思是未熟的橄欖,榨出的橄欖油不夠香也不夠多,直到十二月或來年一月,此時的橄欖成熟,外表呈紫黑色,裡面充滿酚類物質,四公斤果實就能榨出一公斤的油,而採收方式也走傳統路線,農夫們拿著帶耙的長棍,像替女孩兒梳頭一般,將橄欖樹枝葉溫柔疏理,成熟果實會自然落下於鋪好的網中,在清理掉落枝枯葉後,就帶去榨油場進行橄欖油萃取和包裝。

雖然人工採收成本高速度又慢,一天只能收一百五十公斤左右,但當地農夫堅持用傳統方式採收下來的橄欖品質均一性和品質都最好,但是在榨油這關,為了讓橄欖可以在最新鮮的狀態下壓油,這讓絕不在傳統上妥協的格里特農夫終於妥協了;以前做一批橄欖油要不斷碾壓,然後榨出的油過濾、沈澱足夠長時間才乾淨可食用,生產週期大概要兩天到一週的時間,現在的自動化工廠,同樣的橄欖量從下料、榨完油到充填包裝只要四個小時,壓製後的橄欖油餅還可以充當燃料或堆肥,沒有一丁點的浪費。

現代化榨油工廠。(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從格里特的經驗,我們又再次看見農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範例;懷抱著歐洲文明起源、順應自然栽種的美酒和好油,島上近年的觀光商機十分熱絡,因此留住更多年輕人,讓農村再造成功的基礎因此得以保障,雖然希臘給世界的印象是懶惰卻又不願意面對鉅額負債,但格里特的人民卻天天勤奮工作,也毫不吝惜花時間享受生活;這座小島的成功,其秘訣就是努力地讓千年傳統的美好,延續到二十一世紀成為全新感受。

本文轉載自《好農雜誌》廣告支持 https://goo.gl/rpb1qm

更多精彩內容,訂閱好農雜誌 https://goo.gl/MDBx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