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彈劾管中閔的關鍵是…這兩個人突然請假

監察院

監察院昨天以7比4通過彈劾管中閔,以目前監察委員的結構,前任總統馬英九提名的委員(舊委員)仍多於現任總統蔡英文提名的委員(新委員),這樣的投票結果不僅出乎外界意料,甚至連監委們也相當的意外。

現在監察院一共有29位委員,不含正副院長,有16位馬前總統時代提名的舊委員與11位蔡總統提名的新委員,舊委員一般被外界劃為「馬派」,11位蔡總統上任才提名的委員則被劃為「蔡派」。

藍大於綠的監察院,蔡派監委對彈劾案過關不抱希望

由於管中閔案提案的委員王幼玲、蔡崇義不得投票,因此馬派與蔡派監委的比數是16對9。一般來說,這樣的比例,管中閔彈劾案要過關,幾乎是不太可能,「我們是抱著必輸的心情去參加開會的。」一位蔡政府上台後才就職的監委私下透露。

根據監察院組織法施行細則,彈劾審查會需有9至13個委員出席。根據委員在院會中的座位號次排定順序,每次先通知13人參加,如有委員不克出席,再依序通知其他監委遞補。

且院方詢問監委能否於某日出席審查會時,並不會告知到底是什麼樣的彈劾案件,也不會知道內容,不過只要答應參加審查會的監委,院方就會在審查會前,先把完整的調查報告交給要參加審查會的監委仔細閱讀。

要答應參與審查會的監委,才會收到完整調查報告

一位參與審查會的委員說,那天在審查會現場,委員們熱烈討論了兩個多鐘頭,不過弔詭的是,有兩位監委本來答應要來參加審查,卻臨時請假沒來。

換句話說,本來審查委員13個,在審查會議前,蔡派人數6,馬派人數是7,6:7距離要彈劾成功還差一票,所以會前,蔡派監委們私下都認為管的彈劾案會過關的機會很低,結果審查會當天,另一方竟然有兩位監委臨時請假沒來,加上來開會的又有1人投同意,所以比數就逆轉成7:4,管中閔彈劾案過關。

其實只要是社會矚目的重大案件,一般都會採取記名投票,這次在彈劾投票前,監委們之間也是先投票決定是否要記名表決,結果當天來的11位委員全數同意記名表決,最後就是蔡派的6票,加上原先被劃為馬派、檢察官出身的監委方萬富也投下同意票,而讓管中閔彈劾案過關。

審查管案,全數參與監委都同意記名投票

監委透露,整個調查過程為何會拖這麼久,主要是一直在等管中閔的說明,過程中,監察院一共找了管中閔三次,不過管三次都不到,第一次時間帶大約是去年10月初,管不到理由是:「眼睛開刀不克前來」,結果第二天就看到他到嘉義市議會演講,這讓監委們很傻眼。

第二次不到,管提出的理由是:「已經要當台大校長所以不方便」,至於第三次管的理由則是:「校長要就任了,很忙。」監察院一直希望管可以說明,不過管就是不理會。

兩個監委臨時缺席,造成票數逆轉

只是,兩位原本答應參加審查的「馬派」監委為何臨時缺席?這兩位「臨時」缺席的監委,到今年已經任期第5年,已經屬於資深監委,資深監委怎麼會不知道答應了參加彈劾案的審查就不能輕易請假?何況又是社會關注的管中閔案。

這次的彈劾報告,王幼玲委員和蔡崇義委員抽絲剝繭查到事證俱足,有監委就猜測,會不會是因為看完報告後,發現怎麼看都是罪證確鑿,但是如果選擇出席,投票又要具名,但心裡實在又不想幫管中閔護航、背書,所以最後選擇了臨時請假,箇中原由,相當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