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不談「製造2025」 中國暗地裡持續補貼這些科技公司...

兩岸

北京上個月宣稱草擬新政策,替代「製造2025」計畫,以緩和美國對該計畫的強烈反感,但是,當時《南華早報》就不信中國會完全放棄「製造2025」。

果然,中國又是「說一套、做一套」,再度欺騙美方,最近《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有陸企爆料中國背地繼續補貼「製造2025」涵蓋的新創科技業。

北京上個月提出「製造2025」政策可以修改,表面不提該政策,只是迫於貿易戰壓力下的緩兵之計,實際上,中國科技新創公司對「中國製造2025」計劃充滿信心,並且繼續收到政府補貼。

半導體設備、可穿戴設備新創公司仍收到政府補貼

上周在拉斯維加斯參加消費電子展(CES)的中國公司認為北京方面沒有改變為保護頂尖人才和主導尖端技術所做的努力。此外,一些中國公司表示他們將採購對象從美國轉移到中國供應商,以支持中國國內高科技供應鏈的發展。

該報導稱,一位中國企業家表示,「北京不再談論中國製造2025了,但實際情況並沒有變化,我不認為中國政府會拒絕支持中國科技公司,畢竟,高科技對中國的未來至關重要。」

這位企業家表示,他新創一家智慧設備公司,這些設備用來製造晶片,該公司去年獲得1000萬元人民幣(150萬美元)的中國政府補貼。這家新公司擁有100名員工,2018年編制擴大30%,今年將再擴編30%到50%。

富士康的珠海半導體廠興建經費多半由政府補貼

另一家專注於可穿戴設備的初創公司正計劃在杭州開設國際總部,並打算在今年稍晚開始大規模生產智能義肢器材。

他們的辦公室由杭州當局買單,杭州也資助研究和開發。對於擁有博士學位的歸國科學家和工程師,還有數百萬元人民幣的購屋補貼,這些歸國學人需擁有世界一流大學的博士學位、擁有戰略技術專利,並符合其他資格。

不只新創公司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老牌公司也受益。2018年12月,《日經亞洲評論》首次披露,全球最大的iPhone組裝商富士康正準備斥資90億美元在珠海興建半導體工廠。由於晶片製造是中國最需要的技術,該做半導體工廠預計2020年破土動工,將主要由珠海市政府提供補貼。

中國的「製造2025」政策主要是透過大力補貼科技業,來推動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等10個戰略領域轉變為先進製造業,但這已成為中美之間緊張局勢的核心,進而引爆美中貿易戰。

CES上,所有接受《日經亞洲評論》訪問的中國企業都認為北京不會放鬆其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推動力。但這些公司還表示,無論是否得到政府的支持,他們都會加強內部研究和開發工作,以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 這是特朗普政府經常威脅要切斷的。

一家上海汽車公司的高管表示,他的公司在去年3月出現貿易糾紛後不久在矽谷設立了一個研究中心。「我們原本就有這個計劃,但貿易戰促使我們加快實施,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掌握在美國人手中,人們可以預期,未來獲取美國技術將變得更加困難。所以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開發自己的技術。」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通過直接投資或增加當地採購,來支持國內供應鏈的發展。這種趨勢在半導體產業尤其明顯,幾年前在中國幾乎不存在半導體相關公司,但根據估計,現在半導體相關公司已超過1000多家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