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到4歲幼兒死亡率OECD第二高 我們的社會安全網出現哪些破洞?

社會議題

近日,自肉圓爸家暴事件開始,後來又發生台南小媽媽疑似虐待孩子致死,21日一起加油站空氣噴槍導致女童意外致死,疑點重重,其父親也遭檢方懷疑,一連串的兒虐事件不斷被媒體報導,不僅激起社會對議題的關注,現在連政府機關、藍綠兩黨,也接連召開記者會,為了就是希望能遏止下一樁悲劇的發生。

台灣1到4歲死亡率2.7‰,OECD倒數第二

台灣的兒虐問題有多嚴重,可以從以下數據得知,根據統計每15分鐘就有1起兒虐事件發生,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比較,台灣1到14歲兒童的死亡率都在末段班,當中1到4歲死亡率2.7‰,更排名倒數第二。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負責人黃璟隆表示,以長庚醫院為例,每個月平均有3至5位兒童因被虐待住進加護病房,當中有十分之一的孩子會死亡,活下來的孩子當中也會有十分之一的孩子重殘,然而存活下來的孩子,即便身體已經完全復原,心理創傷也難以復原,甚至很難回復到正常生活,顯示兒虐問題不容輕忽。

「如何學習當父母」為減少兒虐的首要課題

在事前防範方面,民進黨立委蘇巧慧17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在施暴父母中有4成是因為缺乏親職教育。今(24)日召開記者會的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則認為,家庭教育是降低高風險家庭成因的重要因素,皆顯示「如何學習當父母」為當前很大的問題,而高風險家庭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更加重要。因此李彥秀就認目前高風險家庭管理的相關業務散落在行政院各部會,未來行政院下應有專責機關,才能有效進行處理。

另一方面,雖然各縣市教育局底下有家庭教育中心,可以針對高風險家庭的父母進行輔導,不過這種高風險家庭的父母過往種是有各種因素,不到或無法到家庭教育中心接受輔導。

針對這種情況,國教署則希望把服務送到家裡,由社工到府關懷個案,除了父母對於家庭裡的其他成員也進行全盤掌握,而李彥秀則強調應預防加害人再犯,建議可以納入保安處分,建立強制矯正治療。

教育部、法務部修法重罰兒虐案件

緊接著,在落實通報機制的部分,教育部也將研擬訂定「兒虐個案辨識指標檢核表」,祭出如未在24小時內通報將裁罰6千元至3萬元的罰則。

法務部針對兒虐案件,也表示已修法重罰,並送入立法院待審。除此之外,法務部針對兒虐案件偵辦流程23日也公布三項措施,包含只要家庭暴力暨性侵防治中心通報疑似兒虐案件,檢察官便會提早介入,以及針對非病死兒童,建立「6歲以下兒童死亡檢視機制」,在司法相驗前,必須有聯絡事項表,包含通報紀錄、家暴、性侵害,以及兒少保護相關紀錄,提醒承辦檢察官要注意是否有兒虐情況發生。

最後,試辦6歲以下兒童死亡回顧計畫,釐清死亡原因,才能避免類似狀況再次發生。

社工不足讓社會安全網成「破網」?

從上述可知,如今兒虐問題已成為各部會與不分黨派關心的重要議題之一。然而,兒虐問題並非今年才有,過去幾年也屢見不鮮,如今議題受到重視,而這些被提出的建議、政策與修法方向,成效如何則有待觀察。

在近期針對兒虐問題的4場記者會中,皆了解到兒虐問題涉及教育、醫衛、警政、司法等範疇,環環相扣,才能撐起社會安全網。

又有多少兒童沒進入保護體系則是個問題,台灣照顧管理協會理事長張淑慧指出,以2017年為例,通報案件共有5萬9912件,《兒少法》社工只有772人,平均一人要處理77件以上,再加上《兒少法》規定應於24小時之內調查完畢,再者社工沒有公權力,資源系統又無法橫向交流,增添社工工作的難度,這也讓社會安全網這張網出現不小的破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