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格格發財筆記》誰要為華航罷工買單?

投資理財

華航罷工落幕,預估公司成本將增加1.56億元成本,機師公會則放棄罷工權三年半,這算雙贏嗎?

花格格並不反對用罷工為手段,爭取勞工福利。但是,在資本市場投資股票,就要重視這家公司的本質,在經歷罷工後,要付出什麼代價?又得到什麼教訓?

華航是一檔絕對不能投資的股票

讓人最震撼的,是勞資談判的過程中,並沒有人提到股東權益,也沒有人提到公司治理,預告一下結論,華航就是一檔絕對不能投資的股票。因為沒有人在乎股東的權益,機師說他們身負乘客安全,應該享有高薪保障,也不能疲勞,這個大家都同意。

不過,從統計數字,華航機師的工時不如長榮,效率也不如長榮,工會如此強勢,資方當然可以讓步,反正沒有人在乎股東,股東只會用腳投票,認賠離場,沒有理性的投資人會為此上街頭。那就要問問華航,如果對股東予取予求,為何要股票上市呢?從華航的資本結構,有六成是來自現金增資,向股東集資,但卻沒人在乎股東,這是泛官股的特權嗎?

華航2018年前3季稅後獲利12.7億元,所以機師成本增加1.56億元,大約吃掉盈餘的10%,金額或許不大,但是比例很顯著;而且,這還沒有計入華航2月8日到2月14日因罷工造成的營業損失3.8億元;也沒有將旅客的不信任造成未來的業績流失算進去;而且,除了機師工會、華航還有空服員工會、修護工會等等,誰知道接下來還會有還哪個工會要罷工?

誰要付出代價?

更重要的,從2016年到現在,國際油價在每桶30美元到80美元間,相對低的油價對華航有利,才能讓華航繳出每年十幾、二十億元的微薄利潤(相對於股本542億元,真的賺很少);在2011年到2014年間,國際油價平均在每桶90美元到100美元,華航年年都是虧損。所以,油價是華航賺賠的關鍵,現在工會又愈來愈厲害,成本僵固性愈來愈高,可以預見,小賺或不賺不賠已經是華航最好的結果。

華航不賺錢,誰要付代價呢?華航大股東有:航發會34.45%、行政院開發基金9.59%、中華電信4.86%、勞工局1.51%、國壽1.03%,董監事持股44.03%,外資19.15%。其中泛官股持股達到五成,雖然你我都沒有華航,但是政府有、中華電信有,勞工局代表勞動基金也有,勞動基金代表廣大勞工的退休金。

而華航機師是高薪勞工,月薪大約是最低工資的十幾倍,加薪成功、罷工結束,華航成本微升,又失掉客戶的信心,華航的股票沒有漲,沒有人對華航的未來有信心,勞動基金也是輸家,高薪機師才是贏家,看來是蠻諷刺。

華航事件給投資人的教訓...

華航董事長由政府任命,旗下又有20多家子公司,裡面都是肥缺,這些人事任命權、以及華航背後的採購權力,都是藍綠角力的大利益所在,至於罷工所付出的成本,對於當權者,都是不痛不癢,誰知道明年董事長是誰呢?華航目前每股淨值還有10.56元,估計等到油價大漲造成虧損,或是淨值跌破10元,爛攤子誰接?大風吹,吹那時候的董事長!

華航事件給投資人的教訓是:永遠不要投資事不關己的經營團隊。大股東的股權高是第一保證,要到找重視名譽及信用的專業經理人也很重要。如果投資的上市公司沒有好的經營制度,好的經營團隊,股東永遠被放在最後順位,承擔所有的損失。股東吃虧了,沒有人會上街頭,也沒有人會聲援。投資人能做的,就是事前排除掉所有這類公司,比如華航、陽明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