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退出中程飛彈條約背後... 問題根本不在俄羅斯而是中國

國際政治

美蘇兩國在1987年12月相互簽訂的《中程飛彈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INF),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已於2月1日宣布,宣佈美國將暫停履行《中程飛彈條約》,並在2月2日正式單方面退出INF,接著2月3日,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也透過電視轉播宣布俄羅斯將退出《中程飛彈條約》。

美國退出INF的理由是不滿俄羅斯持續研發具有強大威脅性的中長程飛彈,尤其多次在媒體上表示俄羅斯可能佈署射程超過500公里(中程飛彈即射程500-1500公里)的Iskandar飛彈,因此許多國際媒體紛紛採用此一觀點,然而2月份的《漢和》雜誌卻另有看法,問題根本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

美俄兩國退出INF,反制中國到處佈署導彈

道理很簡單,《中程飛彈條約》限制了美俄兩國在中程導彈上的發展,兩國為INF已報廢2692枚中程飛彈,INF卻沒有限制大量布署東風系列飛彈的中國,因此《漢和》引述其俄國消息來源指出,美俄兩國私底下溝通獲得共識:中國大量增加的中短程導彈破壞了全球戰略穩定,更何況中國的中短程導彈也直接的威脅了俄羅斯。

「近年來中國不斷增加、豪無約束地佈署中短程導彈讓俄羅斯戰略專家私底下多次表達過擔心,這並不是令俄羅斯高興的事情,這些導彈必要時,的確同樣威脅俄羅斯。」

國際媒體報導,中國雖然之前受到國際壓力,暫時撤除在南海無人島礁上的紅旗飛彈,但計畫中,解放軍將在南海佈署射程達8千、甚至達1萬公里的東風31型(DF-31,北約代號:CSS-10,2017年3月媒體揭露射程1萬公里)洲際飛彈(導彈),可直接威脅美國本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閱兵時,首度展示車載型東風31導彈,引起西方國家關注,之後便傳出美國醞釀退出中程飛彈條約。(圖片來源/ 翻攝自《每日點兵》頻道)


因此《漢和》指出,莫斯科當局對於美國直喊退出INF反應異常冷靜,甚至雙方在談判過程中,俄國對美國的某些立場可以理解,提出可以討論,但不可將俄羅斯當成新研發導彈的目標,「美俄的實質安全關係比想像中來得好。」

《漢和》更進一步分析說,雖然美國一直拿射程超過500公里Iskandar飛彈當藉口,但在俄羅斯多次演習中所發射的Iskandar飛彈射程都不到400公里,因此俄國的動作只是美方的一個理由。

遠東地區導彈新平衡,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雖然美俄兩國退出INF後可能觸發俄國在列寧格勒佈署能打擊北約國家的飛彈,但《漢和》表示只要美國不在歐洲佈署新的導彈或者巡弋飛彈,俄羅斯就不會佈署新的導彈對著歐洲、北約國家,因此,美俄兩國退出INF所影響到的關鍵地區應該是在亞洲,或說針對中國而來。

至於退出INF後,美俄兩國都將研發或布署更新式的中程飛彈,《漢和》研判,美國政府因此能名正言順的在日本率先布署陸基型《戰斧》巡弋飛彈,這種在美國20年來各大小戰役出盡風頭的飛彈,對中國的打擊深度將大幅的增加,比目前空射或海面發射具有更大的打擊範圍。

「過去日本一直向美方爭取,但基於國際導彈擴散協議的限制,美國對出售陸基型巡弋飛彈一直持保留態度。」《漢和》認為在日本政府的允許下,美國政府退出INF後第一個動作就是在日本佈署陸基型《戰斧》巡弋飛彈。再來是開發新的導彈,尤其在冷戰時期研製的潘興II型(Pershing II)的基礎上,可能加裝中段GPS來開發射程能達到5000公里的全新導彈,佈署在關島,一北一南,擴大對中國的打擊深度。

然而《漢和》特別指出,若美國、俄羅斯在歐洲的導彈平衡狀態不太可能因為退出INF而改變,因此新的佈署會是在亞洲地區、尤其美國將針對中國佈署,但將引起俄國新的「平衡」動作,甚至是引發韓國發展射程800公里的導彈,以及台灣也可能會有下一步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