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工作找到生命定位 結合人道關懷與永續農業的英國森林社區農場

好農雜誌

在台灣,當談到「農場」的樣貌,腦中通常浮現良田畝畝,農夫辛勤彎腰除草施肥,藍天之下大地生長各種作物,翠綠波浪在涼風習習的夕陽中輕舞。

或者,人們會想到集休閒與生產一體的主題式農場,不但提供農產品解說,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距離,也具備自家商店供遊客參觀園區之餘,可以買點特色伴手禮與飲料坐在蔭涼的樹下品嚐,充分結合了農業、觀光與教育。

而在英國,農場經營者與政府對農業有更多發想,並落實在有特殊需求的地方;今次就讓我帶各位認識不只在農業生產上有所建樹,同時在社會關懷上也貢獻良多的農場—Botton Village。

農場功能十分完整的社區

在英國中部的約克夏國家公園內,藏身一座「農場功能十分完整的社區」,這座六十幾年歷史的社區是由英國慈善協會The Camphill Village Trust設立,專門提供無法順利融入社會的人們一個棲身之所,同時透過工作找到自己生命定位,該社區—其實也是農場—不但可以獨立生產許多農作品項,如鮮乳、木材、種子和蔬果花卉,還有許多工作坊可以把當季販售不完的農產直接做加工,運到附近的市鎮交易。

如此主張著永續經營與人道關懷的農場在經濟掛帥的社會並不多見,到底Botton Village是怎麼同時結合人道關懷與永續農業的呢? 就請你們跟著我參訪的步伐一起去參觀囉!

還記得那天我們搭車進到約克夏國家公園時,平緩遼闊的草原上風和日麗、芳草茵茵牛羊成群,我以為我們進到了某個鄉村派畫家的作品中旅行,小巴士開進Botton Hall的山谷,抵達Botton Village後,負責人Hans親切地出來接待我們,領我們去看社區裡面的各種工作坊與農場。

首先來到農場採集與儲存種子的地方,廠房內有許多機器可以依照種子不同的特性來篩選,如種子的顆粒大小、重量、水分、外表以及幾何形狀等等,篩選種子用的罐子放滿了廠房每一個角落,篩好的種子一包包放在冷藏庫裡乾燥,或販賣或供給Botton Village內部使用。

Hans先生說「這邊的農民並不依賴外面廠商提供的種子,只有靠自己選種留種才能找到真正適合本地的適合作物。」同時Hans先生也自豪地表示Botton Village目前針對種子收成方面採用「生物動力農法」的系統(Bio-Dynamic farming),所以很強調自然平衡與月亮週期,生物動力農法的農夫會依據歐洲陰曆去決定栽種、施肥、澆灌與收成的作物種類與時辰。

聽到這裡我想:「這不是跟台灣農民以前常用的農民曆很像嗎?」生物動力農法最有意思的是他們施肥的方式;由於很強調「圓」的和諧,因此農夫相信彎曲的牛角帶有神祕力量和微量元素,會給作物的生長添加力量,便把動物糞肥塞進中空的牛角殼,使其發酵後埋進土裡做肥料,等使用效期滿了還會把牛角挖出來重複使用,每次施肥往往要用號好幾百隻牛角,牛角一字排開看真是頗為壯觀;耕作過程中農夫還會與作物與大地對話,希望可以藉此與植物溝通,讓收成可以更好。

生物動力農法的陰曆。(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Botton Village的社區住宅,結合農場和居民生產、製作與生活

接著Hans先生領我們到山谷的另一側,就是Botton Village的社區住宅,也是主要的工坊和溫室所在地,坐落在一座小丘上的建築群融合了住家和許多小型工作室,此處所見到的農人工人也多起來了,大約兩百位居民居住於此,舉凡手工藝、起司、花草茶、雕刻、油品、醬料等農產品的生產與製作不只連結了農場和居民,也深深鑲嵌在日常生活裡。

舉例來說,一些使用園藝治療的患者藉由栽種花草,在與植物相處的過程中找回內在平靜,也透過農耕學習一技之長,最後他們栽種的花草就成為花草茶的原料,而製作醬料或油品的工人更是從栽種到採收加工都參與其中,最後親手包裝販售,那種滿足感與喜悅真的是外人難以體會的。

整座Botton Village圍繞著平靜和諧的氣氛,處處可見社區居民因著工作找到生命價值的喜樂;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起司工坊裡看到一群自閉症患者認真仔細地清洗製作起司要用的工具,確保沒有雜菌汙染,他們非得把手上的檢查工作做到盡善盡美才好,在參觀起司工坊的廊道上,貼著一張貝多芬的照片,下面寫著:They’ll learn to like it someday.(他們有天會學得像他一樣),看著那群起司工人認真工作的表情,我相信他們真的可以把起司做得跟貝多芬的交響樂一樣偉大。

貝多芬照片。(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Botton Village把人道精神發揮透徹是因為他們相信透過雙手所能呈現的價值最能夠體現人生命的高度,雖然這邊的居民大多難以在都市繁重壓力與快節奏的步調中生存,但他們在風景如畫、步調緩慢的鄉村生活裡卻也能擁有一般人的快樂,其秘訣就是從農作中學習付出與等待,滿足與喜樂自然就會來。

2005年Botton Village的發展協會獲英國首相頒發社區永續發展優勝,其原因不只是這個社區採用環境友善的永續生產模式,還有這個社區透過有機農業照顧了許多有特殊需求的人;無論他們是否有錢,吃喝安全衛生的食物都是生存的基本權利,還有創造就業機會讓邊緣人有切入點貢獻社會。

從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Botton Village的關懷功能或許比繳納許多營業稅還要來得珍貴,何況Botton Village不單是讓社會邊緣人找到自己的歸宿與生命價值,也使他們從事生產來造福他人,同時證明這群不完美的人值得被信任,在教導與託付工作後,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並獨當一面地生活。

當然,尊重生命的文化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從小就頻繁地接觸到良好的生命教育,才會在長大成人後在思想行為上綻放出對生命的尊重與包容。

本文轉載自《好農雜誌》廣告支持 https://goo.gl/rpb1qm

更多精彩內容,訂閱好農雜誌 https://goo.gl/MDBx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