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公尺空店面達20間「民生社區」爆退租潮 仲介:房東優越感作祟……

房市

繼東區之後,民生社區商圈也出現店面出走潮──介於光復北路與三民路之間的民生東路五段一帶,沿途不過短短800公尺,空店面數量就高達20間。根據當地房仲業者的說法,除了電商崛起,房東們的優越感也是一大問題,即使一時成功招租,每隔三五年又會歷史重演,陷入一種惡性循環,更何況,如今已是承租方的市場,狀況自然更為嚴重。

民生社區是全國第一個美式示範社區,在1960年代,由台灣省政府支持、台北市政府主導開發,後來的居民組成以退休軍公教人員居多,更被人們譽為「最適合居住社區」,沒想到,如今空店面林立,夜幕低垂更形同鬼城。

「每次出租,三五年的合約到期後,房東就會開始漲租金,……」談起當地商圈的蕭條,與房東們有過多次交手經驗的房仲人員並不感到訝異,「民生社區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居民多是退休的軍公教人員,不少房東也是,他們對當地的認同感特別強,也產生了一些優越感,就是在這樣的心態下,他們會認為自己的店面條件非常好,所以在溝通上一直比較強勢。」

「現在民生東路上最多空店面的區塊,主要集中在光復北路到三民路中間。因為當地人會認為,真正的民生社區是從過光復北路以後的五段開始,前面的四段根本不算民生社區,只要是五段的,租金就是比較高。」他補充。

該房仲也指出,只要靠近民生東路圓環、最核心的區域,即使是不大間的店面,租金一般都被喊到20萬元以上,「等於一坪都要七八千了,其實,光看數字可能不覺得貴,但重點是那邊人潮不多,……你看,就算前幾年富錦街的咖啡館被炒起來了,房東心態也馬上跟著變高,小小店面租金都要十六七萬,根本沒想過──那邊假日才有人啊,一般店家怎麼可能有辦法負荷嘛。」。

「因為一般商家,租金成本大約會抓營業額的一成,換句話說,20萬元的租金,就表示一家店的月營業額要到200萬元,那對一些封閉型的商圈,只靠假日觀光人潮來講,是很困難的,更何況現代人都上網購物了。……所以你看,民生社區的店面,以前很多做咖啡、餐飲的,不然就是一些家具、寢具等生活用品,通常都是社區型的小店,後來就是因為租金太高,很多做不下去,只好離開。」他說。

價錢腰斬才租出去,房東三五年後又調回高價

難道現在空成這樣,房東也不調整心態嗎?該房仲苦笑,「要一段時間,民生社區一直都這樣,一段時間租不掉後,屋主確實可能降租金,可是一租出去,等三五年後、合約到期了,他們又要漲回原本心目中期待的金額,所以變成一種無限的惡性循環,像這一輪空店潮大概快一年了。」

有降價的,幅度大約多少才會成?「大概十萬元左右比較有可能租出去,通常不會超過15萬元,等於是現在很多房東開價的對折,……之前我自己接過一個案子,房東開價快30萬元,結果一年多租不出去,最後租掉的金額是12萬元,差距很大。」

「現在還是有人在找民生社區的店面啦,也都是一些做社區類型生意的外來商家,不過,現在空店面太多了,是承租方的市場,加上他們未必非民生社區不可,所以通常不急,寧願多看、多比較,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選擇很多,認為等屋主受不了了,自然會願意降價。……大馬路還是餐飲、家具業者居多,像我之前也跟烘焙業者介紹過,不過,他們最後評估沒法做,因為連之前生意很好的樂田麵包都做不下去了。」他說。

民生社區年齡層高,晚上街道冷清難開店

「還有一點就是,因為當地居民年齡層偏高,活動時間通常不會到太晚,所以一到晚上,路上的人也特別少,商家自然無法繼續營業。……也因為那邊的屋主年紀都比較大,常常動輒六七十歲,想法上會比較固執一點,只能等他們自己想通。」他補充。

該房仲認為,民生社區與東區最大的不同,是東區屋主不乏投資客,因此店面閒置一段時間就有意願降租,「可能流動率很高沒錯,但空歸空,很快又有人進駐。民生社區就不太一樣了,房東都取得很久,沒貸款的,所以一空就是很久,……好不容易出租,等三五年租約滿又會空一陣子,結果變成輪流空,一到晚上更蕭條,有些做生意的會約晚上看店面,一看都傻掉,整個黑漆漆一片,乾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