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尋鯊記- 沙烏地的鯊魚任務

好農雜誌

說起阿拉伯,第一印象是石油,以及豔陽下的滾滾沙漠,怎麼會有鯊魚?好農雜誌的朋友徐華遜博士,頂著高溫追逐鯊魚的蹤影,到底發現了什麼?他將替讀者揭開這神秘的面紗!

翻開地圖來看,沙烏地阿拉伯西鄰紅海,東接阿拉伯灣(我們比較熟悉的名字是波斯灣),兩邊都有綿長的海岸線,所以有鯊魚並不奇怪,但是有多少鯊魚?便值得好好探究一番。

沙烏地阿拉伯是全世界產油第一大國,除了陸地上的油礦之外,阿拉伯灣底下也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因此沙烏地水域分布了數以千計的海上鑽油平台。

要鑽油必須先瞭解海底地形、水文、生物特性

一開始,建立這些鑽油平台需要知道該地區的海底地形、底質、水文等條件,接著瞭解附近定著的生物如海草、珊瑚、紅樹林等,然後開始關心該海域的浮游生物、小型海洋生物,最後認為需要更完整調查海洋生態,包括大型海洋生物如海龜、鯨豚、鯊魚,因此擁有這些鑽油平台的沙烏地石油公司,繼完成了「漁業調查計畫」後,又啟動了另一個大型的「永續計畫」,裡面包含了「植物性浮游生物」、「動物性浮游生物」、「海龜」、「海洋哺乳動物」以及「鯊魚」等五個部分的研究,而本人則從二○一六年開始負責「鯊魚」的調查任務。

在提交細部計畫時,認為不能只單純著眼在「鯊魚」,有著同樣重要地位的「魟鰩類」(Batoid),需一併進行研究,對於整個沙烏地在阿拉伯灣海域的板鰓魚類(Elasmobranch),才能有更全面而深入的認識。

翻查相關的文獻,發現在近二至三年,有少數關於整個阿拉伯灣的板鰓類調查,然而主要採樣地點有科威特(Kuwait)、巴林(Bahrain)、卡達(Qatar)、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阿曼(Oman),甚至伊朗(Iran),但就是缺少了沙烏地阿拉伯。另外在沙烏地過去的文獻中,除了幾個較容易辨識的物種外,並沒有更多的描述,沙烏地海域的板鰓類研究,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所以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必須知道到底有哪些物種。

在小島海上調查結束後,正值黃昏禱告時間,虔誠的船長及葉門同事必須要祈禱完才能返航。(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板鰓魚類生物多樣性的調查,主要從三個管道進行: 

(1) 每月數次前往主要的港口魚市場拍賣區,進行物種辨識、拍照、量測及採樣,這是最簡單有效率的方式,可以逐月累積蒐集到不同的物種,對於不同漁法、不同季節所捕獲到的板鰓魚類數量,也能夠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2) 不定期前往主要的漁港,趁卸魚時進行漁業資訊調查及樣本量測,或前往已經泊港的船隻,訪問漁民做問卷調查。在台灣時也常常跑南方澳、大溪等漁港,一開始以為沙烏地狀況差不多,沒想到麻煩的在後頭。誠如上面所說,沙烏地進出港管制嚴格,我們必須先申請能夠進入各個漁港的文件,到了港區閘門,通過持槍守衛的檢查始得進入,停好車之後,還不能馬上工作,必須要獲得在港邊駐守的海巡官員同意後才能開始進行調查。

(3) 出海實地採樣調查。同樣要事先申請,在沙烏地,進港區的許可,出海的許可,在海上過夜的許可,去海島的許可都不一樣,申請了也不一定會核准,且我們出海租用較大的拖網船,還只能在單一港口進出。   

雖然調查計畫看似周詳,但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舉例來說,由於信奉伊斯蘭教的關係,所以這邊的穆斯林每天有五次需對著麥加的位置祈禱朝拜,每次十幾到三十分鐘不等,分別在日出、日正當中、下午影子跟身高等長時、日落以及天色全暗之後。

有次出海前往小島,調查剛結束,正巧遇到日落時分,船長及另一位葉門同事是穆斯林,而且是很虔誠那種,於是他們便在小島上開始朝拜,一拜拜了半個多小時,天色也逐漸變暗,等到一切就緒準備返航時,已經完全看不到前方,加上照明燈故障,於是我們只能靠微弱的舷燈,憑著船長的經驗,以極為緩慢的速度開回港口,那天直到踏到岸上,才真的鬆了一口氣。

在馬尼法(Manifa)港區進行採樣及問卷調查的沙烏地同事Mr. Abdullah Aziz A. R. Swailem(右一),及印度同事Mr. Zahid M. Nazeer (中間)和Mr. Premlal Panickan(左一)。(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這裡的海巡官員權力很大,除了出海管制嚴格外,沒有海巡的許可也不得任意卸魚,時間還沒到港區閘門未開,載運魚貨的卡車也無法進入;漁獲檢查同樣嚴格,需要有一空箱,將船上每箱漁獲物輪流倒進那只空箱,等於徹底檢查每只魚箱底部是否藏有違禁品,慎防走私。不過也因為海巡的權力大,在取得調查許可後,常會予以協助,讓漁船排隊卸魚,以便我們可以詳細記錄每艘船每箱的漁獲。

完成二○一三到二○一五年資料照片的物種鑑定後,加上近一年半的調查,截至目前為止,沙烏地阿拉伯海域在阿拉伯灣至少存在超過四十種板鰓魚類,豐富度雖不及臨大洋的國家,但已比過去所認知的多上許多,從趨勢上來看,再經過些時間種類還會持續增加,此外在嚴苛的海洋環境條件下,還能有如此表現也足以令人稱奇。

怎樣嚴苛呢?海水表面溫度的季節變化17-50 °C;鹽度可以達到70 ppt,約一般大洋鹽度的兩倍;深度最深不到80 m,平均深度約在30 m。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能夠發現最大體型的丫髻鮫—八鰭丫髻鮫(Sphyrna mokarran);有可以在淡水生活的公牛白眼鮫(Carcharhinus leucas);也有小型行濾食行為的庫氏蝠魟(Mobula kuhlii);當然,還有世界現存最大的魚類—鯨鯊(Rhincodon typus)。

阿拉伯灣內開始對鯨鯊的關注起源於同為海灣國家的卡達,同樣有許多海上鑽油平台,鑽油平台的工人常發現鯨鯊會出現並聚集在某些平台附近,之後卡達便成立了「卡達鯨鯊研究計畫」(Qatar Whale Shark Research Project, QWSRP),開始了一連串的監測、採樣及標識放流,並發表豐碩的成果,更於2016年主辦了第四屆國際鯨鯊研討會。因此,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也對出現在沙烏地海域的鯨鯊充滿高度的興趣,是否也會聚集在鑽油平台附近呢?這問題有待解答。

剛從港口運到朱拜勒(Jubail)魚市場等待拍賣的鯊魚。(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尋找鯨鯊可能出現的地方

起初如瞎子摸象般,從文獻中、過去同事的紀錄、社群媒體等,尋找鯨鯊可能出現的地方,並出海數次,但卻一無所獲。接著藉由在港口的調查,詢問漁民,有些甚至提供了照片跟影片,於是慢慢歸納出幾個鯨鯊可能出沒的地點,加上QWSRP的研究人員提供許多有用的資訊,最後發現至少有一塊區域,是鯨鯊最常現身之處,在離岸大約一百公里的外海。實地前往之後,雖然仍未發現鯨鯊的蹤跡,該處四周也沒有任何鑽油平台,然而卻有一地形湧昇,再對照其他海洋環境資料,是有吸引鯨鯊前來甚至聚集的條件,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筆者和印度同事Mr. Premlal Panickan在朱拜勒魚市場量測並記錄鯊魚漁獲。(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幸好阿拉伯人多認為鯨鯊沒有牙齒(其實只是退化到很小並非沒有),不吃沒有牙齒的魚,事實上大多數的阿拉伯族群不太吃板鰓魚類,但少數會將鯊魚的肝臟進行處理,做為傳統的化妝品原料之一。另外泛印度及本地為數不少的菲律賓族群則會燉煮食用,但需求量不大,因此較大型的個體多會運送到西岸加工後再出口。

沙烏地的板鰓魚類,還能維持一定程度的多樣性及豐度,除了前面敘述的漁具漁獲能力較差外,這裡的漁民也鮮少在夜間作業;另外天氣開始變差時,海巡就擋在港口不准漁民出海;還有針對蝦子的拖網作業,漁期只有八月到隔年二月,剩下半年禁捕;而最重要的,數以千計的海上鑽油平台附近海域,不允許漁民接近採捕,間接形成了數片連綿的塊狀保護區,也進而保護了對漁獲死亡相當敏感的軟骨魚類族群。

沙烏地的鯊魚任務,還在持續進行,會有什麼更多的發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筆者在台灣從事鯨鯊保育工作。(圖片來源/好農雜誌提供)

作者:徐華遜博士

沙烏地阿拉伯法德國王石油與礦物大學 助理研究員

Research Scientist,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Saudi Arabia

如果你/妳喜歡我們的文章,熱烈歡迎訂閱「2019好農雜誌春季號季刊

有更多精采農業X旅行故事跟你一起分享!

本文轉載自《好農雜誌》廣告支持 https://goo.gl/rpb1qm

更多精彩內容,訂閱好農雜誌 https://goo.gl/MDBx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