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一年再度站上備詢台 三個難題讓教育部長潘文忠很頭大...

教育議題

回鍋教育部長潘文忠,11日赴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詢,而這也是他時隔整整一年後再度站上備詢台,不少立委質詢時均表示歡迎潘文忠回歸,立法委員蘇巧慧更以「潘部長2.0」形容。

不過,除了上週接連爆出育達科大、東南科大國際專班及新南向專班學生淪為黑工問題外,《教師法》修法也引起一連串反彈,另外,過去他著墨的公幼問題,都被多位立委提出指教,整場質詢歷經長達5個多小時才落幕,而每位委員的一聲「有請潘部長」更是令他坐立難安。

難題一:新南向問題接連爆,教育部無法管?

過去接二連三的外籍生變黑工,已讓教育部多次表態會重懲。但以東南科大發給廠商的合作計畫書為例,打出「雇用成本低」、「喜歡加班」,和「能擔任危險工作」等失當的字詞,但因實習內容符合勞基法規定,教育部並無給予懲處,讓不少委員均質疑「合法但合理嗎?」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11日再披露今年1月10日國際專班說明有會看到以「有缺人才及人力嗎?」為名的宣傳單,且內容寫道「外籍生寒暑假及假日打工則無須以超額工實際時薪資」,難道教育部都沒看見嗎?

值得注意的是,3月初教育部為加速後段學校退場,針對辦學不佳華梵大學、玄奘大學、高苑科大等8所註冊率未達6成的受輔導學校或列管學校,提出不得辦理「職業繼續教育」。

不過,其中高苑科大卻能辦理新南向專班,且106學年度有5班,107學年度有4班共157。柯志恩指出,這不只是邏輯不通,萬一這些學校退場後,這群學生又該怎麼辦?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2018年大專校院境外生人數達12萬6997人,較2017年增加9000多人,創下歷年新高,其中新南向學生就佔41%,面對人數逐漸龐大的新南向學生,該如遏止這股學校辦學歪風,成潘文忠的首要當務之急。

無奈的是,面對多位委員質詢,潘文忠總只能做出,以學生受益權為第一優先、若再發現學校有類似狀況一定重懲,未來將重質不重量等回答,似乎找不到其他具體的解套辦法。

難題二:弄巧成拙的教師法

再者,為了反映民情,行政院將有關兒虐的《教師法》列為優先法案,修法重點為處理不力的不適任教師。

未料,7日公布的政院版《教師法》修正草案中提到,未來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未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於學生寒暑假期間除返校服務外,必須配合教育部參加研究、進修或教學準備等活動;研議調降各級學校教評會之教師比率至1/2以下,與未於期限內升等即可資遣等4大修訂爭議,隨即引起教團反彈。

8日,立法院民進黨幹事長管碧玲才發布聲明表示,針對《教師法》修法草案只會處理「加速淘汰不適任教師」單一議題,不會涉及其他面向,緊急滅火。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指出,《教師法》這幾項爭議條文,有沒有從既有的規定,從命令層次提升到法律,入法的必要這是首先需要思考的,另外,入法的文字也應該再斟酌,有討論空間。

他認為,立法院進入修法之前應做更具體說明,或舉行公聽會讓不同意見再一次被呈現,才不會讓好的政策讓社會大眾誤解。

難題三:幼教體制轉彎「廣設公幼為主,私幼合作夥伴為輔」

最後,出身國教的潘文忠於上次擔任教育部長時就針對幼教議題,積極推動《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另外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則推行「私幼準公共化政策」,讓台灣採廣設公托與私托公共化兩項完全不同方向的幼教體制雙軌並行。

然而,從2018年8月正式上路的「準公共化政策」至今仍是罵聲一片,未見好評。

潘文忠強調,他也有接收到準公共化政策的質疑聲浪,未來將以廣設公幼、增設非營利幼兒園為主軸,私立幼兒園成為合作夥伴為次軸做為調整,將於3月底確立調整方案,108學年度起適用,而沒有進入選擇在家自行照顧,也會發放育兒津貼,並檢討六都與其他縣市不同津貼不同問題。

眼看距離3月底時間已經不多,私幼準公共化問題卻又是一籮筐,收費級距、教師及教保員薪資,會不會有劣幣驅逐良幣問題讓品質大打折扣等,均為潘文忠得面對的問題。

重返教長一職的潘文忠,從幼兒園前到大專校院,都有不少問題等著他來解決,是否還能如剛回鍋時,信誓旦旦的說,「責無旁貸,落實過去規劃政策,繼續向前走」,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