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憂解」退出台灣》精神科醫師嘆:一顆藥比糖果便宜..背後隱藏的危機

醫療政策

自從健保署公布4月將「砍藥價」以節省健保支出後,裕利藥廠近日發函宣布,憂鬱症患者常服用的「百憂解錠20毫克」因不敷成本,4月1日起停止供貨,並全面退出台灣市場。此消息一出,造成醫界不小的波動......

健保署表示,百憂解是一種上市逾40年的老藥,該藥每顆20毫克自1995年3月健保開辦時的核定價格是新台幣49元,但隨著該藥不具有專利權,有其他學名藥陸續上市,去年核定的健保價格是2.08元,依照108年1月28日公告、4月1日實施的新藥價為1.96元。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指出,根據健保署統計,目前國內除禮來公司生產的百憂解之外,與它同成分的抗憂鬱劑共有14家生產學名藥,106年的健保醫令申報金額合計約3,325萬元,其中百憂解的市占率約24%,使用人數約1萬5千人。「即使原廠藥退出台灣市場,目前尚有其他與百憂解同成分、同劑型之藥品可供醫師處方。」

不過學名藥真的能取代原廠藥嗎?

還有14家學名藥能取代原廠藥?醫師:並非一比一同等

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復健及社區精神科主任張家銘,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表示,「百憂解對許多患者來說是第一線的用藥,以青少年憂鬱症來說更是。這幾年雖然有很多新的抗憂鬱劑,但機轉、效果都跟百憂解有些差異,所以他要退出市場,不管是醫師、藥師、病人,其實大家都蠻擔心的,昨天消息一出來已經好幾個病人來門診問我。」

張家銘指出,學名藥上市只要第一批跟原廠藥相同成分即可,後面的抽樣、把關並沒有跟原廠藥一樣的規格。「我們醫師還是比較喜歡用原廠藥,因為知道他的品質跟效率是對的!學名藥照理說應該要有類似的藥效,當然也鼓勵扶植本土藥廠,但就臨床經驗,學名藥的品質和成效未必跟原廠藥一樣,病患在用藥上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替換。健保署這樣做錢省下來、但品質反而會打折扣,因為學名藥跟原廠藥未必是一比一同等的。」

他更進一步舉例,有患者反映以前吃一顆原廠藥就能睡,現在改吃學名藥要吃2顆;以前頭痛吃一顆就不會頭痛、現在要吃2顆;降血壓藥也是,「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原廠藥有在注意這件事,但學名藥廠似乎沒有跟進。政府注意到了價格,卻忽略了品質。」

「一天吃4顆普拿疼,等於百憂解吃一個月...」

開業精神科醫師、高雄樂群診所院長范樂群,接受《信傳媒》電訪時也提到,百憂解是一個指標性的藥物,對於治療憂鬱、焦慮、社交恐懼都有很好的效果,但健保砍藥價會造成許多後續問題。

「健保現在給百憂解的支付從2.8元降到1.96元,這種價錢很可怕!對照一下最近普拿疼漲價一成,速效膜衣錠一顆的價錢是17.5元,相當於百憂解9顆,如果以一個感冒的病人一天吃4顆藥,等於百憂解可以吃一個月;感冒藥吃3天,等於百憂解可以吃3個月了!但百憂解是治療憂鬱、自殺、焦慮跟社交恐懼等更嚴重的問題,這樣真的很荒謬。」

范樂群認為,原廠藥物之後不進來台灣,就會變成台廠藥惡性競爭,「那利潤從哪裡來?惡性競爭就會從原料的偷工減料來下手,原料、製程一偷工減料,品質就沒有了。」他舉例,像去年7月開始血壓藥頻出包,就是因用中國和印度的原料壓低成本,產生致癌問題。「你把藥價砍掉沒有一個合理的機制保障,等問題出現了才知道事情嚴重性,那時候誰負責?政府竟然用最低標準的價錢,來把好的原廠藥物趕出市場。」

范樂群表示,其實現在精神科用藥的武器很多,以百憂解來說,在對有強迫症、暴食症的患者上,會使他們的胃口得到控制;但有些憂鬱症患者因一些副作用,使用百憂解效果不一定好,反而會噁心嘔吐、不舒服。「不過我比較擔心的是,健保署未來每年藥價調10%,再調下去一顆不到一元,以後誰敢吃?外國藥廠未來也就不把台灣列為重要的市場,民眾的選擇變少、我們的醫療也會因此退步,這樣真的很可惜。」

原廠藥撤台對病人健康造成什麼影響?「砍藥價」背後隱憂...

百憂解撤出台灣市場,對病人健康會造成什麼影響?是否有因應之道解決健保「砍藥價」的背後隱憂?

張家銘解釋,百憂解屬一般「選擇性的血清素回收抑制劑」藥物,本身能調節血清素的作用、改善情緒、不會增加食慾,相較於早期抗憂鬱症的藥物效果比較好、副作用也相對比較少,且藥效很穩定,「有些患者甚至可以2天吃一次,就能維持很多時候的穩定,所以還不少憂鬱症患者持續穩定地服用。」

精神科醫師表示,百憂解其副作用少,對許多患者來說是第一線的用藥,以青少年憂鬱症來說更是。(圖片來源/食藥署提供)

藥師公會全聯會執行長沈采穎表示,砍藥價雖然看似讓健保維持住,但這麼做其實很危險,「某國外大型藥廠4、5年前就有想要退出台灣,健保這樣一砍,原廠藥、某些藥型很可能真的會退出台灣。」

那麼,有沒有什麼對應措施?

張家銘表示,「我覺得健保藥價降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降了,一顆藥竟然比糖果還便宜,而且還是救人的藥物。我們有會員表示,看能否跟藥廠反映只退出健保、而非退出台灣市場,民眾也許願意多花一點錢使用覺得比較放心的藥物。不過跨國藥廠許多政策都要總公司決定,現在我們也在努力溝通中。」

范樂群則認為,政府應該設一個條例來保障某些藥物的品質,從公共利益的角度去思考、找專家學者一起來訂定,而非只用一個「市場自由競爭」的說法然後一直砍藥價。「人民的健康不是數據,1、2年後民眾健康出現問題了,這個責任要追究誰?我們醫師也會很害怕,這麼便宜的一顆藥,會做出什麼品質來?所以原廠藥就不玩了,那剩下的台廠藥更便宜,你敢吃嗎?」

百憂解退出台灣先開出了第一炮,後續健保砍藥價議題,待4月正式上路恐怕還有更多要解決及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