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親美日友中」不是新戰略 再批藍綠都無法與中國對話

台北市長

台灣政壇的三位巨頭,蔡英文總統到南太平洋友邦訪問,高雄市長韓國瑜赴港澳中國拜會,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在美國參訪,他們都可能不會缺席2020總統大選,這一路內政、外交的連番拚搏,或許可以讓國人看清楚誰比較有能耐。但目前除了蔡英文外,韓國瑜和柯文哲都還未表態參選。

親美日友中並非新主張,柯文哲2017年就提過

上次訪以色列,柯文哲席地而坐在機場幫手機充電的畫面,這次在亞特蘭大也出現類似場景,或許之前做得「太假」,沒有得到預期效果,若真的是外館官員「全程服務」,恐怕就很難有這種「討拍」的鏡頭。據說幕僚幫柯文哲準備8顆充電電池,但他還是要用插座,更不忘羞辱一下其實候機室座位旁也有插座的桃園機場,要學學亞特蘭大。

柯文哲在華盛頓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就台灣的現狀與未來發表演說,被視為此次最重要的行程之一。他說,台灣要在美中兩大國之間求「生存」,必須「智慧且堅強」(wise and strong)。

外界以柯文哲提「外交新戰略」來形容他的「親美日友中」策略。柯表示,他主張台灣在態度上親美,但也不要把中國當敵人,才是最適當的國家戰略;他並解釋,美日是一體同盟。事實上,這不是柯第一次提出「親美日友中」的論述,2017年6月他在市議會備詢時,就提議應該「友中、親美、靠日」。

川普會不會出賣台灣?柯文哲沒有正面回答

據BBC報導,柯文哲在演講中指出,美國政壇整體態度是「防中」,美中對抗的局勢已經形成。在中美台三角之中,台灣擁有「中國硬件,美國軟件」,亦即與中國同文同種,但價值觀跟美國相近,位置尷尬。因此台灣應持謹慎態度,反對利用美中衝突,操縱外交槓桿謀黨爭之利。

由於柯文哲過去曾提過川普總統可能出賣台灣,這次訪華府也被問到,柯文哲沒有正面回答,僅表示美國是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內部也存有很多不同的意見,所以「don't worry」。

此外,柯文哲還提出 「五個互相」 的兩岸交往方針: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他說,「兩岸之間最大的問題是,已經沒有互信了」。「僵局」,是柯文哲形容2016年至今的兩岸關係。

柯文哲說,國民黨對「九二共識」的認知是「一中各表」,但中國的理解是「一中」;民進黨的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但給北京的觀感是台灣一直在去中國化、去蔣化;「無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跟中國完全沒辦法對話」,「開放和友善的態度是第一步,透過交流才會有信任,當彼此沒有信任的時候,做什麼都沒有用。」

民進黨:多溝通就真的能緩和兩岸關係?

至於台灣跟中國要談什麼?柯文哲認為,當初服貿協定會搞砸,為何不從貨貿開始,是因為把財團的利益或是政黨的利益放在第一線。他表示,「沒有人反對台灣跟中國有貿易往來,可是台灣民眾在太陽花學運真正反對的是,那種雙方貿易往來的利益,被少數買辦把持,那才是台灣人民會生氣的地方。」

美國之音訪問在場聆聽的美國賓州大學政治學教授戴杰(Jacques deLisle),他表示,支持柯文哲關於兩岸必須對話的立場,因為兩岸應該有「比較合作性的、比較開放」的對話,「問題是這樣的要求比較難執行」,因此現在國民黨和民進黨都遇到這樣的問題,所以他認為對話的要求都應該支持。

民進黨駐美辦公室主任彭光理則說,感覺柯文哲「不知道中國對台灣的立場是什麼?」「他真以為多溝通就能緩和兩岸關係?」他指出,「對中國友善,中國有沒有對台友善,好像沒看到?」彭光理指柯文哲的主張,只淪於口號,無法在現實環境中實踐。

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曼說,他不能確定「兩岸一家親」是否就是柯文哲要與中國打交道的架構,其在兩岸關係上似乎有「合理觀點」。若柯文哲要追求更高職位,中國應該明智地與柯文哲打交道,但他也認為中國應該要與蔡英文打交道,但中國沒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