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雄呼籲壽險業要少發現金股利 保戶要怎麼自保?

金融動態

根據統計,台灣壽險業從2014年到2018年稅後共賺新台幣5,516億元,但是如果你投資了壽險股,卻是看得到吃不到。

保險局26日公布,近五年只有7家壽險公司申請且獲准發放現金股利,發出現金股利約725億元,等於獲利回饋給股東的比率僅13.25%。其中,國泰人壽、中國人壽從2015年到2018年都有獲准核發現金股利,是發放次數最多的二家壽險公司,但今年都已確定不發現金股利,中斷連續發放的紀錄。

國壽、中壽中斷發放現金股利紀錄

去年第4季因全球股災,台灣壽險業逃不過匯兌避險成本增加的衝擊,全年避險成本高達4840億元,導致整體匯損高達230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因應金融市場波動大,金管會主委顧立雄25日特別向壽險業喊話,呼籲應少發現金股利、多發股票股利,來厚實資本並強化壽險業的風險承擔能力,「不要把錢都發完。」

匯損創新高,顧立雄呼籲少發現金股利

此話一出,引來股民關注。但顧立雄向壽險業者喊話不是沒有原因,壽險業去年寫下整體匯損高達2309億元的新高紀錄,造成資本適足率(RBC)下滑,再加上壽險海外國外投資比例偏高,易造成當期損益重大變動,因此呼籲業者應多厚實資本,多提準備金。

雖然顧立雄日前透露,目前保險業的資本適足率(RBC)都在法定標準200%以上,且也正在研議壽險業淨值比的預警指標。但眼前不可避免的問題是,截至今年1月為止,壽險業海外投資總額為16.73兆,約占整體資金24.58兆的比重高達68.06%。意味著,保險業資金愈吸愈多,資金去化問題早已成為業者傷腦的問題。

回到問題的根源:利差損及低利率環境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彭金隆用「煮水餃」理論舉例,「我們在煮水餃的時候,當水滾起來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用冷水往上一澆,立刻滾水就消下去了,但過不久水馬上又滾起來,因此最關鍵的源頭是火,如果火都不關掉的話,做什麼都沒用。」

彭金隆認為,最關鍵問題的「火源」就指向,台灣長期的「低利率」環境因素,「低利率問題不解決,這個火沒有關掉,資金就一定會找去路。」

過去郵局定存利率曾高達9.5%,當時許多壽險公司賣的儲蓄險保單預定利率為 7%〜8%,但隨後台灣利率就一路下滑,定存利息僅來到1.1%左右,最後這些昔日的高利保單就成為保險公司的龐大負債,必須靠這幾年大量銷售較低利率的保單,將整體高達4%左右的資金成本拉下來。

但台灣利率普遍偏低,要找到4%以上的報酬率標的很難。就連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25日在法說會上也點出,正是因為台灣國內可投資工具太少,使得台灣壽險業有不得不投資海外的需要。

開放國際板債券,大買債券ETF

尤其自金管會2007年修法,放寬壽險業海外投資上限到45%之後,業者為尋求更好的投資標的,甘願冒著風險投資海外,但依舊滿足不了壽險業的投資需求,因此2014年在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任內,開放保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可不計入海外投資限額,結果引發本土壽險業者大買國際板債券。

雖然金管會在2018年「出手」,限制壽險業海外投資,加計國際板債券部位,上限不得超過可運用資金的65%,但也從此衍生了一個怪異現象是,壽險業開始大買債券ETF,由於債券ETF是新台幣計價,因此不用計入國外投資額度,試圖規避海外投資上限。更說明了,壽險業錢多無處去,赴海外投資還得靠鑽漏洞。

學者建議壽險業「量出為入」

彭金隆建議,業者最理想的方式是採取「量出為入」,也就是有多少的投資能力就收多少的保費,而不只是一味的把錢都送出去海外,但回歸市場面,業者要維持保險通路持續成長,壽險業者也難做到「量出為入」,因此就成為不得不面臨的經營壓力。

「大家一味怪罪壽險業,當它去吸納資金,維持整個市場穩定的同時,都沒有去稱讚它,但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把它罵到臭頭…但這不全然是壽險業的問題。」彭金隆直言。

也難怪李長庚在法說會上大吐苦水,強調壽險業靠著國外投資,消化了國內爛頭寸,省了央行回收資金的麻煩,更維持了新台幣的穩定,反擊各界對於壽險業的批評有如「瞎子摸象」。

彭金隆則指出,壽險業者的問題就出在於,並沒有十足地考量到風險的承擔能力,「長期來看,還是要考慮量出為入,得考慮你的去化能力跟風險,來決定保險商品行銷及業務政策。」

保戶怎麼自保?

至於對於投戶來說,當壽險業陷入虧損高風險,該怎麼自保?當然要小心的就是當經營體質較差的後段班壽險公司推出,「保證利率異常高的保單產品」時要提高警覺,千萬不要去碰,「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保單未來有可能讓你血本無歸,千萬別買。」一位金融界人士說。

當然保戶也需要多留心自己的資產,以今年全球資本市場這麼不穩定,未來金融市場若遭突如其來的利空襲擊,而你的資產又被體質日益脆弱的壽險公司操盤,以目前保險安定基金的水位,不可能全部賠付,到時候保戶能拿到的賠償,恐將大幅縮水,這是保戶不得不留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