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空汙就在你身邊 婦產科手術房PM2.5紫爆!


秋天來臨,除了氣溫下降之外,台灣多個空氣品質監測站顯示紫爆,而世衛與聯合國都接二連三公布全球空汙報告。世衛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92%的人口生活在空氣品質超過限制的地區,又以亞洲地區最嚴重;聯合國的統計尤其針對兒童,指出全球超過3億兒童,每日呼吸的有毒空氣比國際標準高出6倍。空汙已經成為全球的環境難題,彰基婦產科醫師葉光芃說,「婦產科手術房也有空汙問題,常用的電刀手術將造成手術煙霧,會使PM2.5瞬間飆高,但目前卻沒有任何防護措施。」

剖腹常用的電燒手術將製造空汙

台灣每年約有7萬名婦女使用剖腹產,切開肚皮的過程經常使用電刀手術,手術期間PM2.5濃度最低有55微克立方米,已經超過目前的紅色警戒;平均是66微克立方米,已接近「紫爆」的70微克立方米,「更別說是濃度最高的時候,那狀況會更恐怖!」婦產科常見的手術除了剖腹產之外,最常見的還有子宮或肌瘤切除與結紮,進行這些手術時,PM 2.5濃度平均是88,最高會高達117微克立方米,已然超過紫爆的標準。

除了PM2.5之外,手術煙霧也造成顆粒更細的懸浮微粒,例如PM0.3、PM0.5,最多的是PM0.3,「如果用電燒的話,濃度可以升高到200,啟動電燒5至10分鐘之後,將超過原本的27倍。」PM0.3因為顆粒逼近超細,手術用口罩已經無法抵擋。葉光芃說,「手術過程當中,即便醫療人員已經配戴口罩,仍無法避免吸入髒空氣。」開刀房中的醫師可能只有手術期間才會呼吸到手術煙霧,但是麻醉護士和助手護士是將近8小時都在開刀房工作,都是暴露在髒空氣當中。

室內也有空汙

衛福部已經投入200萬進行首次調查,葉光芃也提到,「除了PM2.5之外,手術也造成其他有毒氣體如苯、氰化氫、甲醛等,有致癌風險。」造成室內空汙的手術煙霧,將長期影響醫護人員的工作品質,病人在手術過程中也無形吸入髒空氣,衛福部首先要督促醫院改善抽風設備與工作環境,並訂出整體計畫,保障醫護人員的職業安全。

近年來室內空氣健康危害的議題逐漸被大家所重視,勞動部曾公布空汙高濃度的職業場所,辦公大樓就包含在其中,因為使用隔離空調的比例越來越高,若空調設施設計不良,將造成通風不易,使得清潔劑、影印機、室內裝潢建材、爐具燃燒等所產生的汙染物質累積在室內,容易使眼、鼻、喉頭受到刺激,也容易使氣喘發作。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