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後悔了」 挺脫歐英國民眾改選留歐

國際政治

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繼續留在歐盟舉辦了歷史性的公投,有超過3000萬人投票,最後脫歐以51.9%得票率險勝。2017年英國正式啟動脫歐談判,原定3月29日完成脫歐程序,但由於脫歐協議在國會陷入僵局,歐盟目前同意將時間延至4月12日。

隨著當初脫歐派政治人物承諾的利益似乎與現實有落差,而英國得付出的代價一一浮現,民眾反對脫歐聲浪漸長,23日有超過100萬人走上街頭支持留歐,要求舉辦第二次公投。其中不乏從脫歐派跳槽過來的民眾,他們來自不同的產業,甚至是不同的族裔,但他們共享一個相同的感慨:「早知道就投留歐……」。

日產汽車取消生產計畫,英員工浮現不安情緒

今年2月,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汽車(Nissan)宣布,取消在英國生產X-TRAIL休旅車的計畫,緊接著3月又表示停止在英國製造旗下高級車品牌Infiniti,恐危及數百名員工生計,其中緣由指向英國脫歐後和歐盟之間的關係存在太多不確定性,不利公司未來規畫。

日產在英國東北部城市桑德蘭(Sunderland)設有該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工廠,身為桑德蘭最大的企業雇主,日產掌握當地經濟命脈,提供7千個就業機會,連帶支持了供應鏈上的2萬8千個工作崗位。

80年代日產選擇在此設廠,是為了利用桑德蘭的地理位置和北海港口進軍歐洲市場,然而在英國即將脫歐且前景不明的情況下,恐會影響零組件進口和汽車出口,而海關檢查和關稅問題也會危及到即時化生產和運輸流程。

儘管日產對當地經濟具有重要性,2016年脫歐公投在桑德蘭竟獲得61%得票率,桑德蘭也是英國第一批宣布選擇脫歐的地區。有觀察者歸咎於當時英國盛行的「川普式」叛逆,他們相信政治人物承諾說脫歐可省下龐大預算給國家健保(National Health Service),加上對移民的憤恨情緒,當然還有許多人搞不太清楚狀況就投了票。

然而在享受到脫歐的好處之前,許多桑德蘭人現在卻首先體會脫歐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產取消生產計畫對不少當地員工而言是一個警訊,因為他們的工作已經出現不確定性。

在日產工作已經20年的麗莎(Lisa Roley)表示,日產取消生產計畫讓她開始懷疑自己當初選擇脫歐的決定,她不再確定那是個正確的選擇。19歲的大衛則指出同事間看法相當兩極,一派相信漸漸會有更多人失去工作,另一派則認為這是誇大的謊言。

英國聯合工會(Unite union)表示,他們會和日產一起盡力將裁撤部門的員工調遣、分配到其他部門去,但不安的種子已在許多日產員工內心種下。

南亞裔民眾自覺受騙,咖哩屋更陷困境

奧力(Oli Khan)是孟加拉外燴協會(Bangladesh Caterers Association)秘書長暨餐廳主廚,他投書衛報表示受到脫歐派的謊言欺騙,並後悔自己當初鼓勵15萬名協會成員投下支持脫歐的一票。

脫歐派政治人物像是國會議員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和普莉提‧巴特爾(Priti Patel)當時都有與外燴協會接觸,甚至發起「救救我們的咖哩屋」活動。他們承諾奧力等人,如果他們支持脫歐倡議,他們會想辦法降低移民政策的薪資門檻,讓奧力他們能雇用更多來自南亞的廚師,而且脫歐將讓歐盟國家不再名列英國的移民優先名單,更多非歐盟國家的人民將有機會在英國落地生根。

然而奧力及他的同業認為這些承諾,一如其他關於脫歐的美好願景,都不會兌現。那些小本經營的咖哩屋依然繼續承受移民保障最低薪資(3萬5千英鎊)的負擔,此外約1萬名投入南亞外燴產業的歐盟國家工作者,由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已經辭去他們的工作,也造成人力短缺的問題。

奧力認為,脫歐將會讓他們的生意變得更糟糕,同時也弱化他們的社群。他表示:「我一再聽到(孟加拉外燴協會)會員說,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會投留在歐盟……,我們很多人覺得自己被利用了。」

英國第二大城伯明罕(Birmingham)有相當可觀的東南亞裔社群,半島電視台報導許多東南亞裔當初確實支持脫歐,但他們現在已經改變想法。具有旁遮普血統的英國歌手阿帕奇‧印第安(Apache Indian)表示,脫歐大錯特錯,並質疑很多人去投票時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投什麼。

脫歐方案全遭否決,一切仍是未知數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的脫歐方案遲遲無法獲得國會支持,25日國會將脫歐議程的主導權從她手中奪走,27日就其他脫歐方案舉行指示性投票,然而8個替代方案全數遭到否決,未有定案。

對此混亂局面,梅伊表示一旦通過她提出的脫歐協議,她便會辭去首相職務,以此爭取國會議員對其脫歐協議的支持,但其中「愛爾蘭邊境保障措施(Irish Border Backstop)」的爭議仍存。在梅伊版本協議中,為了保持英屬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人力貨物暢通,脫歐後兩國之間並不會設立實質邊界與海關,對此北愛爾蘭的民主聯盟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表示無法接受,會繼續杯葛梅伊的脫歐協議。

英國政府希望,能讓國會議員在週五就梅伊方案再次表決,但國會議長約翰‧貝爾考(John Bercow)保守黨議員安娜‧蘇布里(Anna Soubry)都認為,下週再讓國會議員就脫歐方案進行1至2天的辯論。

公投結果=最好的選擇嗎?

從朝日新聞的《民主是最好的制度嗎?》到傑森‧布倫南(Jason Brennan)的《反民主》,近年來越來越多檢討民主制度的聲浪。

眼見英國這兩年來為脫歐弄得焦頭爛額,雖然有些人依舊信心滿滿,但也不少人開始後悔,反省當初是自己思慮不周,種種紛亂讓人不禁聯想到台灣去年11月九合一大選的10項公投,是否也曾面臨相同的窘境,出於一時疏忽,一時衝動,一時輕信某些不實言論而投下一票?

然而疏忽、衝動和輕信可能都只是一時,投下選票的那一刻,對自己及後代年輕人的影響,卻是長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