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景氣怎麼看?新光金副董李紀珠一句話解惑

金融動態

「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還是來自於川普先生。」新光金副董事長李紀珠道出今年的金融業景氣看法,「以前我們總是說American First(美國優先),到後來越來越接近American Only…到逼近選舉的時候,會不會變成川普Only?這樣的情況下,不確定因素就會變得比較多。」

景氣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川普

李紀珠28日出席新光金法說會時表示,美國身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經濟體,因此川普的決策牽一髮而動全身,「你看他跟中國的談判也是時鬆時緊,有時候好像隨著美國的股價波動,步調也會快快慢慢…」她坦言,擔心沒有用,最重要是做好任何可能性的防衛措施。

新光金控去年合併稅後淨利104.8億元,年減6.6%,尤其子公司新光人壽去年稅後賺52.1億元,年減率超過2成。儘管去年第4季因全球股災衝擊,新壽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近1100億元,但截至今年3月都已反彈轉為正值,等於短短一季就反彈了超過千億,「整體金控體質正在好轉。」李紀珠說。

而針對近期以來,金融圈話題特別關注台灣壽險業發展,業者背負著龐大的保費收入如何在金融波動大的市場有效去化?李紀珠也難得侃侃而談。

如何強化台灣壽險體質?日本模式值得借鏡

李紀珠認為,日本壽險業模式值得觀察,尤其日本走過高齡化社會、長期低利率環境,甚至也曾遭遇高宣告利率及利差損的問題,皆是目前台灣壽險業正面臨的現象,「他們後來存活下來、發展不錯的保險公司,很值得我們去看。」

套用「日本模式」來改善台灣的壽險業體質,李紀珠指出,政府也應該「出力」。比如說,日本保障型保單占比高達8成,儲蓄型保單僅有2成,原因是日本政府很早在1924年就開始就提供租稅誘因,陸續引導保戶投保年金險、長照險、健康險。但台灣人卻是瘋賣儲蓄險,居於全球前段班。

另外,日本政府也相當注重壽險業的發展健全指標,比如說像是「投保件數成長」及「保障額度」。但相較台灣,保戶僅重視「保費」,2017年保險滲透度(保費占GDP比率)已達21.32%,居全球第一高;且人均保費4195美元,排名全球第三名。

政府應對壽險業嚴查「不合理」的宣告利率

事實上,台灣人愛買儲蓄險不是沒有原因,因為超額儲蓄持續攀高,國內實質投資又沒有誘因,造成民眾可以投資的管道多落在金融資產,但存款利息偏低、基金投資人須自負盈虧,也讓保險成為常用的投資商品。

因此,李紀珠感嘆,「很多知識分子跟我說,買這麼多保單還不知道保障什麼,還不如就存多一點錢算了。」她建議,政府應該營造良好的環境,例如建構健康險資訊平台,讓保戶更願意投保具有健康醫療保障的保單,對於壽險業來說,也能回歸保險的本質。

李紀珠也有感於壽險公司面臨市場競爭壓力,為了吸引民眾投保,一味提高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但是否真的有辦法賺取這麼多錢?保單風險定價究竟是否合理?她說,「如果它賺不到這麼高的宣告利率,其實是傷害壽險業的本質,這是政府要嚴管的。」她建議政府也應該針對壽險業詳查,強化差異化管理。

公債發行量追不上壽險業投資需求

只是當前壽險業者確實面臨龐大保費的去化壓力,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1月為止,壽險業海外投資總額為16.73兆,占整體資金比重高達68.06%,但相較於日本壽險業海外投資僅占整體資金21.6%、韓國8.3%。台灣高達68%的資金投入海外,明顯「不正常」。

對此,李紀珠也提出數據回應,日本每年壽險保費收入占其債券年發行量的20%,但台灣壽險保費卻是國內債券發行量的691%,也就是說,國內公債發行量根本無法滿足台灣壽險業的龐大投資需求,更何況台灣還有低利率的問題,才造成壽險業者不得不冒險到海外尋找更佳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