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首輪出線者都親西方 俄羅斯利誘烏克蘭但民眾不買帳

國際政治

3月31日烏克蘭舉行總統大選,有多達39名候選人參選,然而無人獲得絕對多數,因此得票率最高的「喜劇演員」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和「現任總統」波洛申科(Petro O. Poroshenko)將於4月21日第二輪選舉中再次競逐總統大位。

競選隔日,澤倫斯基與波洛申科的宣傳造勢已開跑,一般認為民眾這次會更仔細檢視他們提出的政見,而由於烏克蘭和俄羅斯長期處於緊張情勢,他們的對俄政策也備受矚目。

平民出頭天!喜劇演員大勝「巧克力大王」和「天然氣公主」

首輪選舉中,澤倫斯基得票率超過30%、總票數約為520萬,幾乎是他最大競爭對手「巧克力大王」波洛申科的兩倍,波洛申科的得票率僅16%,而緊追在後的「天然氣公主」季莫森科(Yulia V. Tymoshenko)只有13%左右。

本次大選投票率為57%,合格選民約有3400萬人,但由於克里米亞地位不明、烏克蘭東部爆發分離主義衝突,以及烏克蘭選委會關閉5個在俄投票所,有12%選民無法投票。

候選人一面倒親西,俄再打天然氣牌無效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總統大選有別於以往的「親西v.s.親俄」對決,有望出線的3名候選人皆表態支持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而事實上去年11月烏克蘭就已經把加入歐盟和NATO寫入憲法,成為重要國家戰略。

親俄候選人在本次選舉中普遍不被看好,成績最佳的波伊科(Yuriy Boyko)得票率約為11%,在大選中排名第四。

選舉前夕波伊科曾前往莫斯科拜會,俄羅斯政府表示若波伊科勝選,將以較便宜的價格提供烏克蘭天然氣。然而就選舉結果看來,面對俄國利誘烏克蘭民眾並不買帳。

事實上,這並非俄羅斯第一次利用天然氣價格收買烏克蘭。2013年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便是為了讓俄羅斯降低天然氣價格,中止和歐盟簽署政治和自由貿易協議,並因此導致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爆發,還有隨之而來的克里米亞危機、東部頓巴斯(Donbass)分離主義衝突。

烏俄衝突未平,候選人對俄政策成焦點

2014年克里米亞通過入俄公投,也獲俄羅斯批准,但烏克蘭和以美國、德國、法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拒絕承認公投具有效力,因此國際上克里米亞的歸屬權仍懸而未決,但實際上已由俄羅斯接管。

另一方面,克里米亞也引起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分離主義高漲,據信其背後有俄羅斯軍援支持,烏克蘭也派兵平亂,雙方衝突到目前為止造成1萬3千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簡而言之,烏克蘭和俄羅斯至今仍無法解決克里米亞爭議和頓巴斯地區衝突,因此澤倫斯基和波洛申科會如何處理這顆燙手山芋,成為第二輪總統大選的焦點。

澤倫斯基支持《明斯克協議》,波洛申科強調收復失土

政治素人出身的澤倫斯基雖具有高人氣,但也常被批評政見模糊、缺乏方向,因此其幕僚拉祖科夫(Dmytro Razumkov)在首輪選舉後表示,若澤倫斯基勝選,他會支持《明斯克協議(Minsk Agreement)》。

2014年在諾曼第四方會談(Normandy format)協調下,烏克蘭和一般相信有俄羅斯在背後支持的東部分離主義份子簽署《明斯克協議》,雙方約定停火,非法武裝團體和軍火設備必須撤出烏克蘭領土,同時烏克蘭同意給予東部兩州自治權。

澤倫斯基陣營表示,歐盟能就俄羅斯違反《明斯克協議》對其進行制裁,能保障烏克蘭的國際權利,因此他們不會推翻這份協議。同時他們希望英美也能加入諾曼第四方會談,以增強對俄羅斯施壓。

另一方面,波洛申科的競選口號打出「軍隊、語言、信仰」,他在任內便強化軍備、重烏克蘭語輕俄語、確立烏克蘭東正教獨立性,清楚表達他想與俄羅斯劃清界線的決心。

在烏俄問題上波洛申科的態度也相當強硬,他表示自己會直接與俄羅斯協商,要求他們將軍事人員和裝備撤出頓巴斯地區,甚至撤出克里米亞,而烏克蘭就會重新控制目前烏俄邊境被佔領的地方。波洛申科對此相當有信心,認為烏克蘭軍力加上國際支持,終能收復失土。

面對澤倫斯基不容小覷的支持度,波洛申科說道:「現在不是開玩笑的時候了,烏克蘭需要一個能處理社經問題,還有更重要的是,能處理俄羅斯衝突的領導者。」

俄國態度:輕描淡寫、乘涼看戲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V. Putin)的發言人表示,普丁拒絕對烏克蘭首輪選舉結果發表看法,但希望能與一個有誠意解決頓巴斯衝突的總統合作。

而俄羅斯官媒普遍將烏克蘭大選當作一個笑話,或是詆毀選舉充滿弊病,卻忽略烏克蘭選舉至少符合民主程序,沒有所謂早就安排好的當選者,投票違規情形也不多。

脣齒相依的烏俄天然氣之爭

1991年烏克蘭脫離蘇聯獨立,但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糾葛,成為主權國家的烏克蘭在各方面依然深受俄羅斯影響,尤其是天然氣的供給和輸送問題。

俄羅斯身為天然氣大國,必須借道烏克蘭才能把天然氣出口至西歐和南歐。2017年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佔全歐40%,其中高達48%是經由烏克蘭運輸,所以某種程度上,作為轉運站的烏克蘭可說是掌控了俄國這條經濟命脈,同時透過收取「過境費」賺得荷包滿滿,甚至佔其GDP3%。

正因為如此,天然氣常成為烏俄政治角力的手段,因此當雙方發生衝突,烏便會拒絕讓天然氣通過境內,而俄也會拒絕供給天然氣給烏,引起歐洲天然氣價格波動,其他歐洲國家更是頻頻關切。

然而為了改變這個互相依存、互相傷害的情況,俄羅斯開始興建其他替代管線,例如取道土耳其的「土耳其溪(TurkStream)」和尚未竣工的「北溪二號(Nord Stream II)」,從此便能降低烏克蘭管線的輸氣量。俄羅斯的繞道計畫,不僅會對烏克蘭經濟造成打擊,也很可能使它失去一個日後和俄羅斯談判的籌碼,這將是下任烏克蘭總統必須面臨的挑戰。

反觀台灣:狡兔應該有三窟?

從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天然氣之爭來看,不久的將來俄羅斯很可能佔得上風,因為它試圖減輕對烏克蘭的過度依賴,將風險分散至其他國家;而烏克蘭也並非無所作為,儘管一時難以和過去的老大哥切割,他們也開始轉向歐盟尋求更多機會,而非單單依賴過去蘇聯時期建立的經濟網絡。

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在即,誰會勝出將成為定義兩岸關係的關鍵,而烏克蘭和俄羅斯雖然無法完全類比台灣與中國,但它們互相牽制的同時又亟欲加強各自經濟獨立性的關係,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