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仍未成熟 自動駕駛仍有多項障礙需解決

產業動態

近幾年來自動駕駛新創成為眾多公司壓注的未來技術,包括Google、蘋果、特斯拉以及Uber等幾間美國矽谷公司均投入鉅資研發,也有傳統車廠選擇加入競爭行列,除此之外更有為數不少中國、美國的新創公司選擇以此作為創業題材。

不過在技術有突破之餘,自動駕駛技術卻仍有不少負面新聞傳出,包括撞死人、太過燒錢等,近日更傳出估值達到4億美元的中國自動駕駛新創公司RoadStar.ai解散、公司面臨清盤狀態,Google推出的無人計程車服務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只限少數人參與,也讓人好奇我們離自動駕駛技術完全成熟的那一天究竟還有多遠?

Waymo為眾多自動駕駛的領先者

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曾對自動駕駛技術做出L1-L5的分級,一般自駕車企業有兩種發展方式,一是漸漸從最簡單的L1開始逐漸發展至最難的完全自動化,二是直接攻克L4、也就是高度自動化。

以自動駕駛重要的指標之一公路測驗來說,加州車輛管理局(DMV)2018年出版的接管(即自動駕駛系統出現了技術或安全問題,需要人類駕駛員接管汽車的時候)報告指出,以目前28間提交路測數據的公司來說,Google旗下的Waymo以平均1萬7千公里的被接管公里數遙遙領先奪下第一,第二名則是美國通用汽車旗下GM Cruise、平均為8千3百多公里。

接下來的兩名分別是美國新創公司Zoox、Nuro、中國新創Pony.AI。6至10名則分別為Nissian、百度、AIMotive、AutoX、Roadstar.AI。

燒錢又不安全、自動駕駛普及仍要等

不過技術成長的背後卻也是燒錢的縮影,根據美媒《Axios》取得Uber的未公開的上市文件顯示,其自駕車部門每個月要燒2000萬美元。而被通用收購的GM Cruise,在2018年財報上也顯示其整體虧損7.28億美元。

燒錢結果也不一定體現在路測數據上,以Uber來說,其在加州車輛管理局的年度報告中,平均被接管公里數則是敬陪末座、只有0.6公里。去年3月,一輛Uber自動駕駛汽車更是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進行路測時發生了撞死人的慘劇。

特斯拉也在去年10月悄悄取下官網上的「全自動駕駛」(full self-driving)選項,創辦人Elon Musk更表示「引起了太多紛擾」,因而主動下架。Waymo在去年曾經大力宣傳的自駕計程車服務Waymo One,經過美媒《The Verge》記者測試後,才發現這項服務僅限於400個「早期乘客」才能體驗。

美國科技媒體《arstechnica》就總結到2018年自動駕駛的發展,認為在受到限制中的環境(工廠、社區)發展的全自動駕駛技術,比Waymo、Cruise等需要完成數百萬公里測試的全自動駕駛更容易研發,也更容易營利。arstechnica認為公司以最小可行性商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方式進入市場後,再不斷優化推出產品是比較好的商業策略,直接推出大規模的無人計程車服務顯得比較不切實際。

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產業創新研究組組長鄭兆倫在接受《信傳媒》採訪時也分析表示,2019年自駕車市場並無冷卻,而是已經過了謠言滿天的泡沫期,正處於認真研發的沉潛期,也突顯自駕車並非一個簡單能站穩腳步的市場。日前傳出的福特、通用與豐田宣布合作建立一套自駕車安全標準規定就是一例,未來還會有更多募資、結盟、整併的手法在自駕車產業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