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森的權力之路》窮小子到白宮主人-最具爭議的美國總統

國際政治

普立茲獎得主Robert Caro,一生只寫兩個人的故事。

第一個是在紐約歷史裡惡名昭彰的Robert Moses,Caro把Moses如何從一個驕傲的小清新變成掌控紐約實質建設權力的地下州長的過程,變成一本權力運用的鉅作。歐巴馬和Caro見面的時候說,他22歲時,唸Caro的書The Power Broker,完全著迷,而就此形塑了他對政治的看法。

那是對一個作者最高榮譽的稱讚,而The Power Broker還不是Caro最重要的作品。他最重要的作品,是詹森(Lyndon B. Johnson)總統的傳記,一套五本的巨著,他寫了幾十年,還沒寫完。最後一本,寫詹森總統任內最重要的越戰決策,未見完成的踨影,許多痴心讀者,都非常擔心八十多歲的Caro活不到完成傑作的那天。

掀起大人物的幕後,沒有Caro沒人知道他們的故事

史學在二十世紀末,掀起了小人物史觀的浪潮,大歷史寫大人物故事的傳統,一時退潮,而出現了許多從市井小民角度看歷史事件的著作。

但畢竟影響歷史演變的是實際在舞台上演出的大人物,不是小配角,不了解這些大人物的足跡,就無法知道歷史的進程。但大人物裡,有許多人盡皆知的角色,對他們的貢獻和影響,我們都有所了解,但重要的大人物裡,也有像Robert Moses這種,隱身幕後,不欲人窺探的地下黑手。不靠Caro的細心研究,後代就沒有人知道Robert Moses是建設紐約為現代大都會的重要推手,更別談他如何在民主社會裡,化不可能為可能的種種權力運作,如何「遺澤後人」。

也有些大人物,像詹森,從小野心十足,但又一路小心遮掩行事足跡,死後蓋棺,人們記得他留下的功蹟,如「民權法案」、如老人和窮人健保、如環保法案等,人們也無法忘記他留下的問題,如越戰,但人們卻無從了解,為什麼一個從沒有自來水、沒有電的窮鄉僻壤出身的小政治人物,沒有顯赫家世,沒有名門大學學歷,卻變成第一個德州來的美國總統。

詹森從29歲當選眾議員,到64歲總統下任去世,35年在公眾面前拋頭露面任公職,民眾卻對他仍像個謎一樣,甚至不知道他是有史以來下任時最富有的總統,詹森行事小心可見一斑。沒有Caro,詹森就只留下事蹟,而沒有人知道他的故事了。

Caro說,他的兩個主人翁,雖然都是手段高明,權術鬥爭一流的黑心政治家,但詹森和Moses有很大的一點不同。Moses是種族主義者,他不喜歡少數民族,也厭惡貧民,所以當他蓋好通往長島的高速路,讓紐約人可以享受海邊美景時,他刻意留了幾個隧道,保持低淨空,讓巴士無法通過,因為Moses不要黑人和窮人去長島渡週末。

但詹森不是,1908年出生的詹森,他處的時代是,民主黨正將要從種族主義為主流的南方政治,逐步轉到北方都會左派為主的進步政治,詹森熟稔於保守的德州民主黨政治圈,但他的心卻是始終「濟弱扶傾」的進步主義,他能保持濟貧救窮的政治初衷,因為他能將心比心。他的出身,貧苦的讓人無法想像。

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Caro親身體驗詹森的童年

Caro這個紐約客,為了要了解詹森成長的環境,夫妻兩人研究團隊,搬到了偏僻的德州Hill Country,也只有親身住到詹森出生的地方,才能了解這個沒有降雨、土下有石板的鳥地方,人可以窮到什麼地步,人可以孤單與世隔絕到什麼地步,也才能知道要在那樣的地方,從小就有當美國總統的野心,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

因為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所以Hill Country的農民,自己喝的、用的、養牛用的水,都要一桶一桶地從井裡、河邊提回來。那時候的人,一人平均一天要用40加崙,如果把那麼多的水,從河邊一桶一桶地提回來,大概要一個人一年走上2800公里那麼多的路。所以農家小孩,只要拿得動水桶,就要幫忙提水。小朋友上學前,要先走幾趟,把水打到家裡,一天才剛開始,就累到沒力氣。但這些水還是不夠用,婦女要提剩下需要的水。所以Hill Country的婦女,一個個都肩膀寬大,老得快,老了又多駝背。

挑水只是家務的一小部份,婦女也要洗衣服、燙衣服,用水量之大、用力氣之多,讓婦女對每週的洗衣服日都視為畏途。沒有電和瓦斯,煮飯用薪柴,木柴也要一根根的砍好才能燒,這也是男生從小要幫母親做好的事。除了這些日常家務,農作物採收時,婦女要幫忙醃製過冬用的蔬果,大熱天在沒有冷氣的廚房,汗流狹背的煮熟、裝罐,不做還不行,因為冬天就沒有蔬果吃。所有家事,都不分寒暑,不分生病和健康,天天得做,人的一生就在身體的勞動裡過完,而且因為沒有電,連一點夜晚的休閒娛樂都沒有。美國當時已經風行的收音機,全Hill Country只有一台。晚上沒有電燈,連看看書都不成。

詹森的行為準則源自於窮……

Caro在七零年代搬到德州和這些Hill Country的老人細細訪問這些困苦的日子,每個人對往事都歷歷在目。而這些苦難,最大的來源,既是窮,也是沒有電。詹森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他痛恨做這些活,靠著母親對他的寵愛,拒絕挑水、砍柴,而常被他父親揍。因為痛恨這樣的生活,所以他從小就野心很大,極力要脫離這種生活。但也因為他看過他鄉人的苦,所以他對窮苦人家的感同身受,一點都不虛假,都是打從他內心流露出來。

這種為人間不平事抱不平的進步精神,和他政治手腕的骯髒、不擇手段、枉顧道德,從外面看來好似不相容,但如果了解詹森的出身,一切卻又好像很協調。因為要濟弱扶傾,所以要取得權力,Hill Country的電網舖設,正來自詹森擔任國會議員後,不斷和權力打交道,而終於克服種種困難,把他家鄉婦女從中世紀的家務農活中解放出來。因為要濟弱扶傾,所以他極力結交權貴,和商人、官員利益掛勾,因為沒有錢,就選不上議員、官職,就沒有權力為人民做事。因為要濟弱扶傾,所以他要能騙就騙,能不老實就不用老實,因為在他的世界裡,不欺不騙,就連人都見不到、事都做不成。

只要內心抱持這樣的情操,一切都是手段,都可以說得過去。這就是老狐狸詹森的行為準則。

原文轉載至普通人的自由主義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