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稻田引用國家公園天然水源灌溉 守護台北最後一片城市綠洲的王宣智

好農雜誌

遠看藍天白雲、綠色田園景致,山上的風輕拂過稻浪、水圳、吹過臉龐,心胸突然開闊自在!這裡是關渡平原,也是台北市區僅存的水稻田。去年四月左右,王宣智在家人支持下,成為北投農業生力軍,以友善耕種方式生產稻米蔬菜,提供市民無毒安心的農產品,也為台北守護最後一片城市綠洲。

青農王宣智意外插曲當起農夫

青農王宣智,綽號小智,73年次,中興大學歷史系畢業。原本從事汽車業務,當起農夫是人生一場意外插曲,也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岳父鄭雄傑的稻田下一代,無意接手,女兒鄭亦真不忍農田荒廢,與先生王宣智討論後決定承接農事,從零開始熟悉與土地的一切,展開全新的田園生活。

老農鄭雄傑,41年次,是北投稻農第五代,家族共有約十五甲田地。年輕時為了養家,早期在北投中和街開文具店,利用零碎時間照顧農田,36歲時到水泥公司從事倉儲管理,早出晚歸無暇顧及農田,只好將田租給別人做,直到53歲退休才回歸田園務農。開朗活潑的他,談起種田種菜充滿熱情,滔滔不絕,他也是三腳渡龍舟隊隊員,身兼水利會小組長,無怪乎身體健朗有如運動選手。

剛開始,小智懷抱著對生態平衡、土地永續的務農理想,沒想到第一個挑戰,卻是老一輩人的價值觀。過去鄭雄傑與其他老農一樣,長期以慣行農法種植,但在女婿女兒的持續溝通下逐漸接受新觀念,從慣行農法轉到友善耕作,以符合現代飲食潮流,兼顧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

特別的是,鄭家水稻田引用國家公園的天然水源灌溉,加上傳統人工日曬處理,花費一星期之久,有別於坊間稻米以機器烘焙。經過陽光日曬的米,烹煮時能聞到濃郁的米飯香,口感Q彈。女兒鄭亦真表示,過去家中的米由行口買走,利潤被剝削,因此建立品牌「投投是稻」透過臉書、市集銷售。目前固定於台北花博農民市集擺攤,宣傳台北好米。

打拼無毒蔬菜園

除了水稻田,小智與亦真共同打拼的「無毒蔬菜園」是一處令人開心的幸福園地,栽種多樣季節蔬菜,不使用農藥與除草劑、合理化施肥,還因為鄭雄傑信仰,蔬菜植物聆聽著佛經長大。

十一月初拜訪時,看見菜園已有蘿蔔、芋頭、毛豆、薑、青花菜、地瓜…等蔬菜,其中地瓜就有六個不同品種,儼然是食農教育的最佳場所。小智興奮地說,未來希望開放菜園,讓市民體驗如烤地瓜、拔蘿蔔…等有趣好玩的農業活動,享受田園樂趣,不過仍需時間仔細規劃,一步步踏實往前邁進。

回來務農短短一年多,小智與亦真謙虛說道,從農路上獲得許多貴人相助,有陌生人提供騎樓下空間擺攤、北投農民甜筍王陳明成指導耕種技術,還獲選台北市標竿青農計畫,開始了打造品牌的創業之路,接下來要做的,是挖掘在地人文農業特色、深化品牌故事及影響力,透過網路宣傳行銷。相信在未來,台北將多了一處無毒園地,享受田園農遊樂。

如果你/妳喜歡我們的文章,熱烈歡迎訂閱「2019好農雜誌春季號季刊

有更多精采農業X旅行故事跟你一起分享!

本文轉載自《好農雜誌》廣告支持 https://goo.gl/rpb1qm

更多精彩內容,訂閱好農雜誌 https://goo.gl/forms/WQUmSH4jqFPApk3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