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金融創新 香港公布3家虛擬銀行執照 企圖奪回國際金融中心寶座

金融動態

號稱東方之珠的香港,曾是亞太國際金融重鎮,但近年在金融創新的舉措上,卻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地區。今年大舉開放虛擬銀行,就是希望能藉由新的服務模式,擴大客群並進而提升香港金融業創新的競爭力。

2月中旬台灣3家純網銀發起人已完成交件,而金管會也預計將在今年6月底前公布2家核准名單。而鄰近的香港,首批「虛擬銀行」(台稱純網銀)執照名單也正式出爐,香港金管局公布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及眾安虛擬金融公司將開始經營虛擬銀行,相當值得關注。

香港金融業對「創新」的焦慮

過去香港在英國殖民的背景下,很早就擁有完善且成熟的西方銀行制度,與缺乏金融基礎建設的中國相比,香港人大多都能方便的享受金融服務,也曾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然而在金融創新上,香港卻不如其他國家來的豐富,因此從香港金管局大動作開放執照來看,也能反映對於「創新」的焦慮。

先前,香港都是以國際重要的金融中心自居,大型銀行早已掌握大部分的市場,根據高盛的研究,香港有66% 的零售銀行貸款,都由恒生銀行、渣打集團、匯豐、中國銀行(香港)這四大銀行把持,甚至在信用卡和抵押貸款業務的比例上還更高。諮詢公司Capco Digital 分析師Isabel Wendleken 認為:「他們(指四大銀行)雖掌握了大部分的市場,但對他們來說,要改變現況並不容易,如果香港的虛擬銀行朝對的方向發展,將能顛覆這個產業。」

740萬人口的香港,約有187家傳統銀行落地營運,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排名世界第3。但在瑞士盧塞恩大學做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排名中,香港落在第10名。為何香港在金融創新上落後?據悉,因香港社會和金融機構對虛擬銀行的接受程度不高,探究原因是傳統金融業務已非常成熟,加上香港的傳統銀行業務滲透率很高,信用卡和簽帳卡業務十分成熟,用戶習慣難以改變。

不過就算是香港銀行的滲透率很高,但根據諮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數據,2018年只有53%的香港人對銀行服務感到滿意,相較於美國的88%、英國的78%,數字算是偏低。可看出香港選在此時開放網銀執照的用意,高盛分析師Gurpreet Singh Sahi就點出:「因大家已經意識到香港落後於其他國家地區。」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這些新取得純網銀牌照的公司,將發動新的做法,要更迅速地提供客戶數位產品以及服務,猜想未來在香港,傳統銀行與科技公司的競爭勢必將越演越烈。

以客為本推廣金融新服務

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18年5月,開放非金融機構參與網銀申請,當局表示會依照營運模式、業務計劃可行性、財務實力、科技應用等因素,挑選最為突出的申請者,在今年第1季底,正式發出執照。

目前聽聞香港金管局發出的首批虛擬銀行執照可能將不超過4張,共有8個團隊提出申請,香港金管局仍在處理其餘5 份虛擬銀行的執照申請。據了解,取得香港虛擬銀行執照3家業者,其中的Livi VB Limited為中銀香港、京東新程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及JSH Virtual Ventures HoldingsLimited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全資附屬公司;而中銀香港表示,為虛擬銀行設立的合資公司初始聯合投資額為港幣25億元(約新台幣98億元)。

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為渣打銀行(香港)公司、電訊盈科公司、香港電訊信託與香港電訊公司及攜程金融管理(香港)公司成立的策略合營公司;眾安虛擬金融則是眾安科技(國際)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從這3家業者的背景來看,有傳統銀行結合電信業者,也有純科技公司準備來搶金融業的生意,能否搶到過去銀行所無法服務到的客群值得關注。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表示,引入虛擬銀行是香港邁向智慧銀行新紀元的關鍵舉措,亦是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優勢的一個里程碑。他相信,虛擬銀行除了能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和創新,一定可以為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陳德霖也指出,由於虛擬銀行不設實體分行,只能透過網路為客戶遠距開戶和提供各類銀行服務,需要立足於以客為本的理念去提供嶄新的銀行服務,才能吸引客戶。另外,虛擬銀行的業務目標是面對廣大市民和中小企業,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這也能促進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