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新生兒活不過1歲!兒時易跌倒誤診...中研院士解密罕病「龐貝氏症」

醫藥保健

「新生兒有這種病的話,大概90%都活不過1歲。」中研院院士陳垣崇指出。

是什麼疾病這麼可怕?

「龐貝氏症是一種溶小體肝醣儲積症,常被稱為肝醣儲積症第二型,為一基因遺傳疾病。」同時也是龐貝氏症藥物發明之父的陳垣崇解釋,在一般情況下,溶小體可以消化、溶解體內廢物,但龐貝氏症患者因溶小體缺乏一種酸性麥芽糖酵素,使得進入溶小體的肝醣無法被分解而持續堆積,進而影響到細胞的功能。

那麼若罹患龐貝氏症會出現哪些狀況?是否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呢?每年的4月15日是「世界龐貝氏症日」,一起來了解這個罕見疾病......

罕病「龐貝氏症」是什麼?會出現哪些症狀?

陳垣崇指出,龐貝氏症是一種隱性遺傳罕見疾病,因第17對體染色體變異上的GAA基因發生突變或缺失,導致體內缺乏可轉化肝醣為葡萄糖的「酸性α─葡萄糖苷酶」(acid alpha-glucosidase, GAA)酵素,使得大量無法分解的肝醣持續堆積,造成肌肉功能受損,並漸進式影響多重器官,包含骨骼肌肉、呼吸系統、心臟、消化系統。

「龐貝氏症患者是遺傳到各來自於父母的一個不健全基因時才會罹病,但帶因者本身不會罹病。」陳垣崇解釋。而龐貝氏症根據發病年齡分為「嬰兒型」及「晚發型」2種。「台灣做得很好,是全世界第一個做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的!」陳垣崇表示,台灣自2008年起全面性推展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

目前已知嬰兒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5萬分之一,在出生前幾個月內就會出現明顯心臟肥大、肌肉無力情形,病情發展迅速,若沒有立即治療,常因心臟衰竭僅能存活至1、2歲。陳垣崇指出,因為這是一個罕見疾病,一般醫師要確診比較不太容易,「1歲之後到60歲發現都屬於晚發型,以發生率來說晚發型比早發型來得多。這些晚發型的患者我們都會定期去追蹤,但等到有症狀再去找醫師、確診,大概要花6-8年的時間。」

而晚發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2萬分之一,從兒童至成人皆可能發病,症狀表現多樣主要影響骨骼肌肉及呼吸道肌肉,如肌肉無力、下背痛、脊椎側彎、走路爬樓梯有困難、呼吸困難、早晨頭痛、睡眠呼吸障礙等。

晚發型龐貝氏症從兒童至成人皆可能發病,症狀表現多樣主要影響骨骼肌肉及呼吸道肌肉,如肌肉無力、下背痛、脊椎側彎、走路爬樓梯有困難。(圖片來源/akizou@photoAC)

那要如何判別龐貝氏症跟一般脊椎不舒服的差異?「很難、非常難!」陳垣崇表示,台灣目前確診龐貝氏症的患者大約100人,「但以發生率來看的話其實不只,應該有1、2千人,很多是還沒有診斷就過世了,男女比沒有特別的差異。」

小時常跌倒...晚發型龐貝氏症易誤診!如何早期發現?

根據最新一份中港台龐貝氏症病友調查報告,龐貝氏症患者出現病徵後求醫比例僅3成,未及時求醫原因包含沒有察覺病徵(46%)、誤以為因生活習慣影響,如少運動、吸菸等(38%)及感覺病情輕微(31%);主動求醫的病友近5成是家人發現其身體異常而就醫。

陳垣崇表示,由於晚發型龐貝氏症初期症狀與其他神經肌肉疾病症狀相似,且患者的疾病進程差異性高,更增加診斷上的難度,「多數患者常遊走於神經科、骨科、胸腔內科、小兒科、免疫風濕科及復健科而無法確診。」

現年30歲的龐貝氏症患者張先生,國小時被診斷出脊椎側彎,走路時常跌倒、動不動就喘,爬山、爬樓梯沒幾步路就氣喘吁吁,明明使勁全身氣力,移動速度仍十分緩慢,甚至因腳沒力,走路變得一跛一跛。「我一開始先去看骨科,後來到小兒神經科才被診斷出來,13歲確診、但20歲才有藥能治療,且7年多的時間沒有足夠知識。感覺到體力變差、且變差的速度很快。」

張先生回憶,6歲時他就經常控制不住排泄,好幾次父母以為長大就會改善沒有特別留意,以為動作吃力、走路姿勢怪異是因為缺乏運動,便鼓勵他大量運動訓練,反而造成青少年時期病情快速惡化,背部抽痛、下半身逐漸無力。

現年30歲的龐貝氏症患者張先生(左一)分享從罹病到確診後的歷程。(攝影/陳稚華)

調查也顯示,33%病友曾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包括生長遲緩、肌肉萎縮症、脊髓肌肉萎縮症、僵直性脊椎炎等。無論是延遲診斷或誤診,都將造成患者不可逆的肌肉受損和病情惡化,肌肉強度及功能退化導致需要使用輔助器,也連帶對社交活動造成障礙。陳垣崇呼籲民眾,平時應關注身體變化,若骨骼肌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出現上述合併症狀,應至醫院神經科進行諮詢與檢查。

早期使用「酵素替代療法」,2歲患者也能正常行走

至於龐貝氏症該如何治療?

陳垣崇表示,目前的解藥就是一種「酵素替代療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每2週注射一次,只要一確診就可以使用,像有的是新生兒確診後一週大就可以注射了,早期開始用的話效果就差很多。」醫師也會根據患者症狀輔以數種不同的支持性療法,像是配合飲食照護、呼吸照護、運動及復健、心理支持,以改善患者整體的生理功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現年33歲及29歲來自香港的賴姓兄弟,同樣罹患晚發型龐貝氏症,哥哥於13歲發病後,便一直與呼吸器、輪椅為伴,肺功能一度只剩下3%;弟弟則於15歲時確診,身體每況愈下,有脊椎側彎問題。所幸兄弟兩人在2010年接受「酵素替代療法」,5年後哥哥肺功能已升至近2成,情況平穩,弟弟的肺功能更由3成提升至5成,後續只需每隔2週到醫院注射藥物,持續追蹤觀察即可。

現年33歲及29歲來自香港的賴姓兄弟(左一、左二),同樣罹患晚發型龐貝氏症,後經過「酵素替代療法」治療已改善許多。(攝影/陳稚華)

「一些治療成功的個案,在1、2歲就能正常行走,如果太晚開始治療,就沒有辦法達到治療的效果。」陳垣崇也提醒民眾透過自主檢查、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才能大幅減少因輕忽症狀而錯失治療黃金期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