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之後再退貨就好?左右網購消費選擇的力量

書摘

無論抱持怎樣的框架,都能做出相同的決定,

這種能力正是智慧消費的核心。

覺得自己的選擇有錯時,與其責怪自己的個性,

更需要相當的智慧,去檢視這些選擇是如何影響我們。

要是有人問你,如果因為意外事故而失去手腳或半身癱瘓,你會怎麼做?應該不會有人爽快地回答「這正好」,或是「一開始會打擊很大,但應該很快就會平復」。這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想像的可怕情況,有的人甚至會搖搖頭不願作答。

不過,根據針對實際遭遇這種不幸的人所做的研究,他們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不幸,有些人還過得比一般人更幸福。相反地,中了樂透一夜成為富翁的人,卻比我們想像的還要不幸。

對幸福與不幸的想像,會和實際情況有這麼大的差異,是因為人類具有適應意外的能力。人們會以比想像中還快的速度,迅速適應某種「狀態」。就好像走進黑暗的劇場中,一開始會覺得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幾秒過後就會開始看見周遭事物,這是同樣的道理。

即使知道成為富翁並不是得到幸福的唯一途徑,大家依然不分你我地努力想賺大錢,原因就在於比起成為富翁這件事本身,成為富翁的過程更讓人快樂。因為,我們很容易適應某種「狀態」,所以對「改變」特別敏感,這是影響我們對於錢財選擇或判斷的另一個核心要素。

用不同的問撫養權結果很矛盾

一對夫妻無法克服家庭不和睦的問題,決定離婚,兩人正在爭奪獨生子的撫養權,誰也不願意將撫養權讓給對方,而且雙方積怨已深,關係惡化到無法進行任何對話的程度,最後只好對簿公堂。

如果你具有這個案件的陪審資格,根據以下提供的資訊,你會將撫養權判給家長1還是家長2呢?假如提供「父親/母親」這樣的資訊,可能會影響客觀判斷,在此就只以家長1和家長2來區分。

〈家長1〉

• 收入水準普通

• 健康狀態普通

• 工作量普通

• 跟孩子之間的關係普通

• 社交生活水準普通

〈家長2〉

• 收入水準高於平均

• 有小小的健康問題

• 工作上經常需要出差

• 跟孩子之間相當親密

• 社交生活十分活絡

根據普林斯頓大學埃爾達・沙菲爾(Eldar Shafir)教授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約有64%的人,會決定把撫養權判給家長2。

假設,法官問陪審團的問題不是「要把撫養權判給哪位家長」,而是「不該把撫養權判給哪位家長」,會有什麼結果?假如問問題的方法(也就是問題本身的邏輯)不重要,應該會出現相同的答案。換句話說,因為有64%的人決定把撫養權判給家長2,那應該會有36%的人認為,不可以把撫養權判給家長2,不是嗎?

可是,從實際的結果來看,有55%的人認為不能將撫養權判給家長2。這樣就演變成,超過一半的人認為應該把撫養權判給家長2,同時也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不能把撫養權判給家長2。

怎麼會有這麼矛盾的結果?讓我們來看看陪審員的立場。如果是問「不能把撫養權交給哪位家長」,找出「缺點」的思考邏輯就會啟動,所以會注意到家長2常常出差、社交生活很活絡,跟子女共度的時間自然會受到限制。

但如果是問「該把撫養權交給哪位家長」,找出「優點」的思考邏輯就會啟動,這時當然會注意到家長2。這個人收入多、跟孩子的關係也很親密,把撫養權判給這個人看起來是比較好的選擇。諷刺的是,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因為思考邏輯,同時認為家長2適任又不適任。就好像喬治・布希在美國總統的民調中,是二○○六年最出色的英雄,但也是最可惡的人(這個調查將布希選為惡人中的惡人,甚至超越賓拉登)。

先消費後付款的威力

這種巧妙的框架效應,也適用於先消費後付款的行銷方式。購買預付制的物品時,消費者會因為怕選錯,而啟動尋找商品優點的思考邏輯。藉由思考「該商品是否有值得購買的優點」、「該商品是否現在非買不可」,仔細盤算,謹慎消費。不過,採用後付制時,思考邏輯則是「這個物品是否有決定性的瑕疵,導致到時可能需要退貨」,也就是自然地變更為尋找商品缺點的思考邏輯。

其實,如果沒有發現嚴重的瑕疵,我們就不會去退貨。訂購後付制商品時,很容易認為不滿意只要退貨就好了。但是,訂購的物品到手之後,顧客的思考邏輯就會從「有非買不可的價值嗎」,轉變為「有必須退貨的重大瑕疵嗎」。因此,如果沒事,顧客是不會退貨的。

如果想保護自己不為這種後付制的誘惑所苦,最好的方法就是收到商品之後,也要繼續以這樣的方式思考:「這物品有什麼十分亮眼的地方,讓我非買不可嗎?」絕對不能隨隨便便地改成:「有什麼很明顯的瑕疵,非得退貨不可嗎?」

假如你也曾經在特價期間因為商品便宜,抱著「不喜歡之後再退貨就好」的想法,大肆購物,最後卻一件也沒退,應該會對這個道理深有同感。要是不想再犯下這種失誤,那麼無論身處什麼狀況,都必須堅持告訴自己,要做最好的選擇。

內容來源:《框架效應:打破自己的認知侷限,看見問題本質,告別慣性偏誤的心理學智慧》遠流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