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導致台灣出口衰退 「他」應該負最大責任

總體經濟

最近有志於2020大位者,近日紛紛猛打經濟牌,其中宣布投入國民黨總統大選初選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更聲稱媽祖託夢,請他要替台灣人民做事、幫助年輕人,要他一定要出來參選,郭甚至相當推崇馬政府執政八年的施政表現。

但從全球經濟情勢與兩岸貿易依存度來看,馬政府與中國簽訂ECFA,執政八年導致台灣經濟結構過度傾中,才會造成今天美中貿易戰開打之後台灣的出口出現衰退,當時種下的因,造成今天的局面,這些馬政府應該要負最大的責任!

馬政府打水漂政策:3千元消費券

全球經濟景氣循環自2009年開始步入另一個擴張復甦階段,加上以美、中、日、歐盟為主的主要工業國均祭出擴張性財政政策,隨後並大力以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其實,在川普啟動美、中貿易戰之前的八年,是經濟景氣擴張的順風車階段。

2008年的金融海嘯造成全球經濟迅速收縮,造成短期經濟成長率衰退期,但也因為如此,才有隨後的各國擴張性財政政策。

調降遺產稅導致資金大量湧入台灣

當時馬政府也推出一個如打水漂的政策,每個人發3000元消費券以及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當時馬政府調降遺產稅至10%,導致海外資金瘋狂湧入,然而台灣央行匯率政策阻升不阻貶放任資金浮濫的結果,就是過量的資金推高房價,造成的後果在之後一一顯現。

如果光從數字來看,馬政府時期,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數字亮麗,GDP從13.15兆上升至17.18兆,幅度達30.6%。不過國民的每月經常性薪資,從36383元上升至39213,上升幅度只有7.7%,遠遠低於GDP上升幅度。如果考慮物價上漲,則「實質經常性薪資」,根本幾乎停滯不前。相對地房價大漲了82.6%,超過經常性薪資上漲幅度10倍以上、GDP上漲幅度2倍以上。

GDP成長的無感復甦

換言之,馬政府執政的第二任,633政策確定跳票,GDP雖成長,不過整體薪資卻停滯不前,民眾稱之為「無感復甦」,不過在全球資金寬鬆的背景下,資本家及高資產階級因為浮濫的資金而成為其中的最大得利者,相對的,這也讓原本是社會中堅的全球中產階級紛紛墮入均貧階級,成為這一波資產重分配的輸家。

中國經濟2010年就開始下行

這樣的情況其實在歐、美等先進國家比台灣還要嚴重,甚至連中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價格漲幅都遠高於台灣,中國只是因平均薪資當時仍享有相對較低優勢,加上經濟仍持續膨脹成長,而掩蓋了社會的種種問題,但近年中國此優勢已因人口紅利消失而迅速消退中。

從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就持續在下行當中,這個趨勢一直在持續之中,因此中國經濟的下行,並不是全然因為川普自2018年起發動的貿易戰而引起,只是美、中貿易戰發揮了催化的作用,近一步造成中國經濟更快的下行速度,因此,預料中國在美、中貿易戰終將會居於劣勢,而中國妥協於美國提出的主要條件,就是此波2019年第一季全球股市大幅反彈走高的主因。

原文轉載至郭恭克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