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山蘇姬想重啟中資大壩 民團號召「每人捐款1美元」寧賠中國也不蓋

國際政治

翁山蘇姬可能重啟興建中資大壩,激起緬甸著名的民間團體、環保主義份子和電影明星近日發起一項「一人捐一美元」運動,寧可賠償中國違約金額也不蓋大壩,因此民間組織向民眾籌措資金,讓中國不要在伊洛瓦底江上重新啟動備受爭議的密松水壩的興建工程。

在上周六(4月20日)一個論壇上宣佈該籌款活動,目的在向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傳達一條重要訊息:緬甸民眾致函中國國家主席,希望北京不要重啟密松大壩的建造工程。

在翁山參加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論壇前,上周六在仰光諾富特酒店舉行了題為「對中國提供賠償、拯救伊洛瓦底江」的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成員包括緬甸3個最著名的民間社會組織:Metta發展基金會、Paung Ku、Tharthi Myay基金會。

與會者在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封公開信函表示,「伊洛瓦底江上如果興建一座大壩,對緬甸人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根據密松的合約,緬甸人民希望以負責任態度為中國在該項目的官方支出提供補償。」

翁山蘇姬態度改變,有意讓中資大壩復工

在訪問北京期間,翁山蘇姬預計將在緬甸討論一些有爭議的中國融資興建項目,特別是密松大壩項目。

翁山蘇姬在出任領導人以前,本來反對興建水壩,然而,近日她突然改口說,希望民眾從「大格局」、「更廣泛的角度」思考大壩的問題,因此許多人擔心她打算重啟大壩工程。

這種改變引起民眾激烈的反應,約3300人4月22日在緬甸東北部克欽邦街頭示威抗議,高舉「不要密松大壩」的標語,高呼「讓伊洛瓦底江這條母親河永遠自由流動。」

大壩產生電力9成將輸往中國,緬甸未能受惠

2006年,密松大壩原本由緬甸軍政府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CPI)耗資36億美元(1102億元台幣)建造,原定於2017年完工,中方是主要受益者,大壩產生的電力9成會輸送到中國,緬甸無法從這個大壩得益。

再加上,緬甸政府5年前委託的環保評估對興建密松大壩嚴正指出大壩會大規模改變河水流向,損害農業生計,引起民眾強力反對,因此2011年,前緬甸總統登盛(Thein Sein)單方面宣布,暫緩興建克欽邦的伊洛瓦底江上大壩。

克欽邦當地民眾更是強力反對興建大壩,因為如果這個發電量6千兆瓦電力的大壩伊洛瓦底江上建造完成,勢必淹沒相當於新加坡面積兩倍的地區,迫使成千上萬民眾搬遷。

然而,北京最近不斷對緬甸加大壓力,希望重啟大壩項目,這引發緬甸反中情緒。

中國駐緬甸大使洪亮在去年12月訪問克欽邦後聲稱,克欽族人不反對大壩的復工,這隨即引發主要城市發動一連串抗議活動,呼籲該項目必須被取消。儘管翁山蘇姬政府尚未公佈其對大壩是否應該恢復或終止的看法,但最近她的言論表明政府應該尊重前任所做的交易,這引起民眾對大壩項目可能復工的擔憂。

緬甸若取消大壩工程,將欠下中國8億美元債務

資助該項目的中國公司表示,如果緬甸政府取消大壩項目,緬甸等於積欠該公司8億美元(247億台幣),但如果水壩能夠完工,每年可以獲得5億美元的收入。

上周六在仰光舉行的論壇約有700人參加,是最近一次抗議大壩項目的活動。小組成員包括傑出的學者、政治家,民間社會領袖、環保主義者和電影明星。

他們要求緬甸公民每人捐1美元,以支付停建密松大壩所需的賠償金。他們還計劃向習近平發函,呼籲他接受補償,而不是恢復大壩工程,大多數與會者都支持對中國提供補償金的想法。

這不是第一次針對密松大壩提出集體聲音的努力。著名的環境保護主義分子、作家和民間社會領導人於4月1日成立一個全國性委員會,要求徹底廢除該項目,並警告政府如果作出錯誤決定,將面臨全國民眾的嚴重抵制。

1月下旬,投資和對外經濟關係部長U Thaung Tun表示,政府和委員會正在進行認真的討論並考慮所有可能性,包括縮小大壩規模或重新安置大壩。「大壩的集水區佔全國的比重在65%到70%之間,如果我們讓他們建造大壩,毫無疑問,緬甸對大壩的控制權將完全交給中國政府,」U Tun Lwin說。

伊洛瓦底江有緬甸母親河之稱,為緬甸第一大河,全長2,288公里,流域面積420,934平方公里[1]。起源於緬甸克欽邦,在緬甸密支那以北會合後,從北到南貫穿緬甸,在仰光附近流入印度洋孟加拉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