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中國強硬最大靠山:美國經濟繁榮 失業率創下49年來新低

美國經濟

美國勞工部發布四月份新增26.3萬個工作機會,失業率降至3.8%,是49年來新低。川普總統大為振奮,認為他上任後的稅改政策正確,讓企業海外資金回流美國,帶動美國經濟繁榮。

根據最新公布數據,美國2019年第1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高達3.2%,優於預估的2.3%,雖然低於開發中國家的印度、印尼及中國等,不過在遠高於歐元區、日本、新加坡等已開發國家,美國第一季經濟成長之所以能優於預期,主要是靠對外貿易、企業庫存及政府支出強勁所致。

第一季GDP3.2%優於預期

經濟的繁榮,也成為川普最大靠山,讓川普在美中貿易談判收尾前夕,突然放手一搏宣佈加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關稅至25%,讓中方談判團隊措手不及。

川普減稅,將個人所得最高稅率降至 37%(台灣今年稅改由 45%降為40%),企業所得稅率由35%降至21% ( 台灣由17%調至 20%)。調降稅率後,同時維持低失業率與低通膨,歷史少見,難能可貴。美國上一次大幅減稅是1981年,雷根總統時期,它最明顯的特徵是採納供給面經濟學,認為大幅降低所得稅率,可增加消費,使國民產出增加,稅基擴大,財政赤字不因降稅而增加,反而會減少。

供給面經濟學不像民主黨過去的減稅理論,透過增加納稅人收入的方式來擴大需求,而是經由降低稅率,實質工資上漲,增加勞工工作意願,來擴大勞動力和資本的供給。從理論上看,它擺脫了重視總需求增加的凱因斯主義,那時,凱因斯主義已非學界主流。

川普經濟學發威,失業率創下49年來新低

1970年代末期,當時經濟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國民經濟的總生產能力(總要素生產力)最為重要,它是決定生活水準高低的關鍵因素,是經濟研究的基本課題。

但是國民經濟的生產能力,不是自然界的恩賜,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的制度與政策,因而成為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標。供給學派因此主張,稅率的高低影響生產力,制定租稅政策時,必須考慮這個因素與影響。

檯面上,供給面經濟學的台柱是南加大經濟學教授阿瑟·拉弗(Arthur Laffer),著名的拉弗曲線就是他用來說明稅率與財政收入的關係。

拉弗於1970年代末期,把他的觀點介紹給華爾街日報主筆裘德·萬尼斯基(Jude Wanniski),萬尼斯基領悟到簡化稅制、降低稅率、減輕人民租稅負擔的積極作用,於是經常在報紙社論中解釋和支持拉弗的觀點,後來更介紹給美式足球四分衛出身的國會眾議員傑克·肯普(Jack Kemp)。

供給面經濟學失敗的前車之鑑

肯普進一步和參議員威廉·羅斯(William Roth)合作,在國會提出稅改法案,並作為共和黨國會議員選舉的訴求重點,支持者迅速在全國擴散開來,肯普也成為1980年雷根經濟革命的尖兵。

結果,1981年之後赤字擴大,民間儲蓄減少,國民產出及生產力也未明顯成長,供給面經濟學風光不再,信徒逐漸減少。供給面經濟學的失敗,問題在這個學說的有效性取決於稅率調降後帶動的某些數量,而不是建立在一般性指導思想上。

許多經濟學者曾試圖就降低稅率會帶動多少民間儲蓄、增加多少工作機會,加以估算,但始終沒有結論,就連影響範圍多大,也說不清楚。

換句話說,不是拉弗的觀點不正確,而是不切實際,執行上有困難。拉弗曲線確實展示了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只是沒有答案。

回顧這段歷史,要說有什麼教訓,就是執政者儘量不要推出一些政策,執行上需要經濟學者或政策制定者本身尚未具備的知識。謙虛、審慎是新任首長風光上任後應有的美德。

本文由Owen Hsieh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