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者做復健運動卻沒有進步?這4大情形對中風復健治療成效最不利!

書摘

照著書上循序漸進的訓練,加上家屬的陪伴與鼓勵,長者應該都可以得到進步與改善。當然在復健運動的過程中,一定要配合醫師的意見。如果在訓練過程中發現原本有進步的長者情況變得不好,像是平衡變差、意識變差、小便無法控制⋯⋯,可能就代表長者病況惡化或復發,此時就應提高僅覺,盡速就醫。

例如中風患者腦部出血,有時血塊把腦室循環堵塞住,使得腦部的脊髓液無法流動循環,造成積水,甚至壓迫到腦組織,導致原本經復健運動有進步的長者情況變差,通常若能經醫師評估,找出問題,執行引流手術(VP Shunt),即能獲得改善,這就屬於可逆性的,因此家屬不要輕易放棄,覺得長者情況只會越來越糟,還是要積極診治。

這4大情形對中風的復健治療成效較不利!

「我們把握黃金恢復期,長者也很努力了!為什麼進展這麼慢?」、「是不是只要復健就應該都會好?」,這是許多人常有的迷思。事實上,急性中風在發生的當下,就已經決定了神經損傷的嚴重度、範圍以及影響的功能。透過急性期的治療處置,「神經性的恢復」逐步在三個月到半年之間達到穩定的狀態。而「功能性的恢復」,持續透過積極的復健,許多病人還是可以獲得更大的改善,得到獨立步行以及日常自主生活的能力!然而,如果有下列的狀況,對於中風的復健治療成效則是比較不利的:

1 顯著的協調性障礙:

大多發生在明顯小腦出血,尤其是影響到小腦蚓部(正中),這個區域剛好管控軀幹的平衡控制,嚴重的話,是無法達到坐姿穩定平衡的。如同我們前面所述,如果無法坐,就更不用談及站立或步行的能力了。所以這類病人常常是四肢都可以動,但卻完全沒有行走功能。

如果小腦中風影響到的只是單純肢體協調性,而軀幹協調穩定度還好,則可以用助行器(輔具部分可參考P.169)協助步行訓練。

2 認知功能明顯缺損,沒有學習能力:

比較常見於神經退化性疾病,且較重度者,如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血管性癡呆症(因重複性中風、血管栓塞或出血導致)較嚴重的病患,因為喪失了學習的能力,積極主動的復健對他們來說很困難,甚至全然沒有學習的動機。

這類患者的訓練會以功能訓練為主,不用太強調訓練的技巧,例如照護者直接牽著手帶著長者行走的活動(過程中需留意安全)。如果缺乏主動的陪伴與引導,有些長者甚至坐著一整天都不動,缺乏與人互動,就退化更快了。

許多家人常抱怨失智的長者白天坐著就打瞌睡,卻整晚不睡吵家人。如同之前常用的「鋰電池」,白天適度的活動把電池耗盡後,晚上長者們才有機會好好入眠,「重新充電」。

3 感覺系統嚴重受損:

正常人在走路時,即使沒有看著自己的腳,也能夠感受到踝關節、膝蓋的擺位,而做出好的動作控制,不至於過度甩動膝蓋或扭曲腳踝。但腦神經損傷部位如果嚴重影響到手、腳關節的本體感覺,無法正確感受關節在空間的擺位,並做好正確的動作控制,則復健成效也會大受影響。

針對這類患者的訓練,家屬可試著引導他用視覺的部分來取代本體感覺的障礙,走路時學習多用眼睛看膝蓋、腳踝的位置,讓行走訓練更安全有效。

4 半邊忽略症候群:

這種症狀常見於右腦中風病人,病人對眼前的事物只看到右邊部分,左邊則完全忽略,最常見的就是視物障礙。無法看到視覺忽略區內的事物,甚至無法感受自己患側的肢體,而影響到復健的成效。

針對這類患者的訓練,家屬可多予以提醒,給予刺激練習,喚醒受損腦部對患側肢體的記憶。

復健目標的五大層次

從上述可知,這些病人絕不是因為條件不佳,就都不用進行復健了。復健的目標其實是可以分成下列幾個層次:
1. 完全恢復,包括重返職場工作。

2. 獨立步行,日常生活自主照顧。

3. 些許協助,可以完成步行與日常生活。

4. 中度協助,無法步行但可完成部分日常生活自理。

5. 完全需人照顧,則要謹慎防止併發症

長者的「情緒」也會影響復健的成效

影響復健成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長者的情緒。長期憂鬱甚至自我放棄,復健成功之路就遙不可及了。此外,多數長者在復健過程當中,是可以讓目標逐步提升的;也可能在穩定當中,因為一次的急性問題住院又變差,仍可再次從下往上逐漸恢復!

所以不管是在哪一個程度和條件,都有復健可以完成的目標。「好」的定義也絕非一成不變的哦!能降低因生理障礙造成的功能缺損,就是「好」,而且有機會越來越好!所以積極的復健與家人的陪伴,是絕對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內容來源:《讓他自己來: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給長者的復健運動全圖解》資料夾文化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