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係法40週年》台美關係來到巔峰 台灣關係法確保台人自決權

兩岸國際

四十年前,台美斷交讓台灣陷入風雨飄搖的低谷,猶如吳濁流所說的「亞細亞的孤兒」,然而這項打擊也成為一個契機,使威權政體逐漸瓦解,促使台灣走向民主化之路。

四十年後的如今,台灣早已從當初的挫敗中重新站起,人民習於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與美國也依然維持密切的交流關係。

然而面對中國的威脅,現在台灣不得不迎上新一輪挑戰,並在其中決定自己未來的命運,而台美關係也將在其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美國之音》拍攝的紀錄片《驚濤拍岸40年》記錄了台美關係的演變,從處處設限到今日稱讚台灣是「民主燈塔」,同時也回顧了各任台灣民選總統在任內與美、中的關係,以及他們對統獨的看法。

面對台海危機,李登輝沒在怕

1995年時任總統的李登輝訪美,儘管美國政府出於對中關係考量並不鼓勵,但在美國國會斡旋下,他仍在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說。

隔年台灣即將舉辦第一屆總統直選之際,爆發台海導彈危機,美國總統克林頓派遣兩艘航空母艦巡防台灣。

儘管年事已高,李登輝聲音仍相當宏亮,回憶起台海危機,他神色還帶有一絲得意,「95年去康乃爾(演講)、96年(總統)選舉,中共想修理台灣,所以美國派航空母艦來台灣修理中國,中國才靜下來。」

他笑說,「那時候我很強(硬)啦,中國能拿台灣有什麼辦法對不對?我發聲反對中共的飛彈,(那些飛彈)根本都假的啞巴彈。」

就在那年,李登輝成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

阿扁:美國是台灣民主化助產士

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3天前,中國總理朱鎔基表示,「誰要是搞台灣獨立,你就沒有好下場!」

然而選舉最後仍由民進黨推派的陳水扁和呂秀蓮勝選,台灣迎來首次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

前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Stephen Young)笑道,「阿扁勝選之夜我也在現場,那場面非常令人興奮,人群成千上萬。他確定勝選的那一刻,人們全為之瘋狂,因為這是第一次台灣有了台灣人總統(Taiwanese president)。」

2002年阿扁主張「一邊一國」,2005年中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反擊,兩岸關係不穩,也讓台美關係陷入緊張,但阿扁仍肯定美國在台灣民主化過程的作用。

阿扁說道,「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這條路並不好走。最終台灣能解除戒嚴,開放黨禁、開放報禁,到最後總統由人民直選,從頭到尾全部都有美國的因素,所以台灣的民主化,美國政府幫助不小,若用俗語來說,(美國)就是助產士。」

有助兩岸穩定,美大力支持馬習會

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他主張外交休兵、緩和兩岸關係,甚至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舉行了歷史性的馬習會。

他表示馬習會消息一出,便獲得美國熱烈支持,兩岸也說好馬習會要提前知會美國,與其保持聯絡,馬習會後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和其他國會黨團也都發表聲明表示肯定。

馬英九強調,「美國對我們的國防安全有很大的幫助,但我們跟大陸也要發展一個和平的關係,才不會造成兩岸緊張。」

蔡英文電賀川普,嗆習近平「不接受一國兩制」

2016年蔡英文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同年12月她致電恭賀川普當選總統,根據外交部長吳釗燮,兩人針對區域情勢彼此交換意見,認為台美立基於共同的價值和利益,接下來也會繼續深化台美關係。

這通台灣賀電引起中國抗議,對此川普也直言,他完全理解一中政策,但除非美國就貿易和其他事情和中國達成協議,否則他不明白為何美國要受一中政策束縛。

今年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演講,儘管他表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和平方式統一對兩岸人民最有利,但也強調不放棄武力統一。

面對習這番話,蔡英文立刻發表聲明,表示「台灣決不會接受一國兩制,這就是台灣共識。」

台灣是第一島鏈守門人,美不會輕易棄守

今年4月中國解放軍戰機越過台灣海峽中線,引起台灣高度警戒。近來中國動作頻頻,不僅派出機艦在台灣東方的西太平洋舉行軍演,還以轟炸機對台進行模擬攻擊,警告之意不在話下。

同時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批准對台5億美元軍售、提升台灣F-16戰鬥機戰力、美軍艦頻繁巡弋台灣海峽及南海區域,也根據《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台高層官員互訪。

台灣儼然成為美中衝突的延伸戰場,雙方較勁意味濃厚。

台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表示,戰略地位是台灣不可動搖的資產,由於台灣是第一島鏈最重要的守門人,無論如何美國不會放棄台灣。

楊甦棣也認為美國軍隊會嚴肅看待台灣安全問題,「如果美國在台灣主權和獨立受到威脅時袖手旁觀,美國的信譽將會受到無法彌補的傷害。」

酈英傑:台美關係來到最佳狀態

台美斷交之初,雖仍維持非官方關係,台灣卻像美國的「小三」般見不得人,無法出席許多正式外交場合,令前外交部長錢復回憶起來仍感慨萬千。

然而根據吳釗燮,1996年總統改由人民直選後,台美關係產生了一制度性的變化,讓美國不僅把台灣當成一個戰略棋子,同時也是一個民主典範。

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曾明言,儘管美國政府將遵守一中原則,美國始終相信,台灣擁抱民主為所有華人展示了一條更好的道路。

今年4月才訪台的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也表示,美國戰略就是要確保印太區域能自由開放地發展,而台灣正是美國推動印太戰略最好的盟友,台灣是民主的成功故事、可靠的夥伴,世界上一股良善力量。

隨著友台法案紛紛在美國國會提案、通過,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指出,「隨著時間過去,台美共享的價值愈來愈多……,說台美關係現在處於最佳狀態一點也不誇張。」

或統或獨?親美親中?《台灣關係法》就是為了讓台灣人自決

不少台灣民眾認為,2020總統大選將會決定台灣統獨命運。台美斷交四十年後,重新振作起來但略顯疲憊的台灣再次來到歷史的交叉口,到底要統還是要獨,要親美還是親中,台灣人民並非沒有話語權。

台灣政治人物又是怎麼想的呢?阿扁強調「我們唯一能走的路就是親美」,呂秀蓮笑說「台獨華獨一家親」,馬英九提醒「我們親美不媚美」,而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語帶玄機地說,「或統或獨,都為台海掀波濤。」

《台灣關係法》主要推手,與台灣友誼至深的前美國眾議員伍爾夫(Lester Wolff)也無法給出一個答案,但他或許是最了解這個法案之所以存在的人。「當初制定《台灣關係法》,我相信就是為了提供台灣人民這種(和平民主的)環境,然後讓他們自己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