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連虧12季 能靠六百億的國艦及風力發電轉骨嗎?

產業動態

總統蔡英文21日風塵僕僕的趕到高雄港內台船四號碼頭,參加「中鋼自由輪」號的命名和擲瓶典禮,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全程陪伴,這是兩天以來台船對外第二次發表,前一天,台船才剛宣布和比利時大型海事工程公司DEME合組的台船環海風電正式開幕營運,這些業務成果,都受惠於政府力推的「國艦國造」與「離案風電」政策。

「中鋼自由輪」是國輪國設、國輪國造,採用中鋼製造鋼板並充分運用本土化產製設備,然而像「中鋼自由輪」這類的命名下水典禮,在未來幾年對台船來說,將會愈來愈頻繁,在政府「國艦國造」政策的加持下,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表示,今年包括海巡署的6艘各1000噸級巡防艦、一部分潛艦合約,單軍艦合約已達650億元台幣。

台船與比利時海工天王,合資成立海事工程公司

此外,台船公司與DEME集團合組台船環海風電工程公司(CSBC-DEME WIND
ENGINEERING Co. Ltd.)20日正式開幕營運,未來將負責離岸風力發電海事工程業務,開幕第一天便與風力發電開發商CIP簽訂彰芳、西島600MW的風機運輸及安裝工程優先承攬合約。

國營會副主委吳豐盛、DEME常務董事雨果、台船環海風電董事長曾國正、比利時代表處處長范睿可(左到右)共同慶祝台船環海風電正式開業營運。(攝影/鄭國強)

受惠於經濟部要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關聯性、國產化的要求下,台船環海風電得以成立,除了CIP的訂單,台船環海風電已是另一家離岸風力發電開發商海龍的工程統包商,可涵蓋運送、安裝風機、水上變電站、水下布覽等工程,台船環海風電董事長、亦是台船的總經理曾國正表示,將會向其他離岸風電開發商如沃旭能源爭取訂單。

於此,等於是政府的兩大產業政策全力扶植台船,走出過去幾年的不景氣,只是國家用兩大政策加持能讓台船擺脫過去連續12季虧損的財務報表嗎?

自2016年第二季之後,台船進入連續12季的虧損,去年第三季單季曾創下EPS虧損2.94元的慘烈情況,2016年到2018年都是淨損,累計虧本已超過1個股本。

台船總經理曾國正在去年曾說,「跟2008年的最高點,船價只有過去的5到6成,可是我們的人工、材料成本都在漲。」「全世界的造船廠都在虧損。」台船在去年也進行大減資,今年1月重新增資,在財團法人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中鋼運通認股下,總資本額提高到47.3億元。

當然,產業界就有聲音質疑,是否獨厚台船?靠減資、國艦國造、離岸風力發電來灌單給台船,是否真能改善台船體質?除了台船,其他民間造船廠不能接嗎?

減資又政策扶持,台船虧損逐季縮小

《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表示,軍艦給台船是有政策使命,也歸咎於台灣的國防環境和國外不同所導致。他補充說,雖然扁政府時代海巡艦曾政策性的發給民間的中信和慶富來承包,但兩間競爭太過激烈,還互相提告,最後單子仍回到台船。

鄭繼文指出,在美國,軍工的合約也是以國家政策為主導,例如美軍曾公開招標空中加油機,最後由法國空中巴士公司得標,然而美國國會強烈反對下,最後訂單還是回到美國波音公司。再以日本國防工業來看,訂單也是給長期合作的造船廠,雖然是民間公司,但是和軍方有一定的默契。

「台灣的軍事工業二十、三十年才有一次大訂單,養不起好幾家民間企業,而一般的大財團因為大多在中國有生意,即使有能力承接,也不願意競標國防訂單。」鄭繼文說,前立法委員林郁方也說,台灣的市場養不起民間的機構,沒辦法和美國、日本相比。

藍營前立委也挺台船

前立法委員林郁方、也是在陳水扁政府時代第一個提出「國艦國造」的立法委員他受訪時表示,國艦有技術障礙,由「中船」改制的「台船」才有能力造船,民間的「中信」、「慶富」是海軍退役再出去設立的,在人才、設備上差台船一大截,頂多做海巡的船,至於過去公營機構身分多少被質疑經營效率的問題,但台船透過監督可以增加效率。

鄭繼文說,以軍艦(比海巡鑑規格更高)訂單來看,大多給有足夠技術能力的台船承接,不是故意要獨厚台船。

至於台船本身的經營績效,短期內有好消息,到2019年第一季為止,每股盈餘雖然是負0.67元,但已經是三年來虧損最少的第一季,營業淨利率已經連續4季年增率為正、毛利率和EPS連續兩季成長(虧損減少),長期而言,還是靠外部監督,才能讓台船恢復2015年以前優良的經營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