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住宅誰扯後腿?高雄「等無車」、台中「開倒車」 六都唯一準點是桃園..

社會住宅

總統蔡英文就職三周年之際,不少人關心所謂「居住正義」的最新進度,社會住宅推動聯盟21日盤點六都推動社宅狀況,發現在進度上,僅桃園市算是「整點車」,新北市則是「開慢車」,台南市「剛開車」;相較之下,台北市「踩剎車」、台中市「開倒車」、高雄市「等無車」都屬於表現不佳。

在土地資源有限的台灣,民眾買不起房早非新聞,為此,蔡政府在2016年喊出8年要興建20萬戶的社會住宅,如今3年已過,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包含既有的、新完工的、興建中的、規劃中的社會住宅在內,總數不過5萬戶左右,僅完成四分之一,進度明顯落後。

對此,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表示,在推動社會住宅建設上,中央頂多提供土地、資金、法規等協助,執行面還是得靠各地方政府,事實上,早在蔡政府喊出8年20萬戶之前,包含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都曾於2014年市長選舉過後,訂出推動社宅目標,六都僅台南市、高雄市未曾表態。

「沒想到,在去年地方選舉後不到半年時間,我們就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動上『不進反退』,甚至改口拋出『沒有需求』或『不用再蓋』這類說法,……我們說高雄好了,光官方統計的弱勢族群數量就有4萬3821人,中央也只分配了1萬戶的目標給高雄,全蓋完也不夠住啊,更何況現在才蓋1165戶。另外,每次有社會住宅釋出,中籤率也才一成左右,台北更是只有5%上下,你說這叫沒需求嗎?」他說。

高雄「陳規韓隨」,都不甩中央社宅政策目標

根據住盟評比,在態度與進度上,以高雄市的表現最差,有趣的是,即便綠地變藍天,當地竟上演「陳規韓隨」戲碼,現任市長韓國瑜與前市長陳菊一般,都沒在理中央──至今未見任何社宅承諾。對此,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認為,去年韓國瑜能夠席捲高雄大多數的選票,主因是「北漂青年回不來」的訴求動人,其次就是抓到「高雄又老又窮」的痛點。

她進一步指出,韓國瑜上任至今4個多月,針對社會住宅政策始終未做出任何承諾與表態,「如果他真的擔心北漂青年回不來,現在他當政了,請問,要不要在居住正義這塊,特別是社會住宅政策,包括青年住宅的議題上,有一些政策推動?另外,他未來發大財的目標,可能會引進非常多移民人口,會不會帶動炒地皮的問題,如果沒有社會住宅政策去抑制炒地皮,我想,北漂青年根本回不來。」

「所以,我們想拜託韓國瑜市長,不要再只是喊發大財的口號,好好面對北漂青年回不來、高雄又老又窮的問題,提出一個不要讓我們『等不到車』的社會住宅政策。拜託一下,關心高雄市民的居住正義吧。」葉大華說。

台中「開倒車」,撤銷5處社宅不蓋了

六都推動社會住宅目標、進度與評價。(圖片/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提供)

至於倒數第二名的台中市,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秘書長孫一信指出,在過去4年內,台中市原本作為積極,沒想到,新任市長盧秀燕上台後,竟主張台中市民「沒有需求」,因此未提出任何新計畫,甚至變本加厲,一口氣撤銷了北屯區太原段一期(450戶)、北屯區東山段(330戶)、豐原火車站後站(72戶)、南屯區建功案(84戶)、東區練武段(270戶)等案,共減少1206戶供給,「在前市長任內,台中累計規劃興建了5965戶,現在不進反退,所以是『開倒車』。」

「要來評論一位開倒車的市長,其實壓力也是滿大的,……盧秀燕市長上任後,撤銷了5處社會住宅用地的計畫,減少了1206戶社宅,等於正在規劃中的社會住宅少了三分之一,是六都當中唯一開倒車的市長。我在這邊要向盧市長呼籲,妳可以不用兌現蔡總統的政見,也可以不履行林佳龍前市長的承諾,但是妳絕對不能背離對弱勢民眾的居住權益保障。」他說。

孫一信認為,台中市是否需要社會住宅,不妨從近期正在招租中的豐原安康段案子來看,「兩百戶的社會住宅,有兩千多人去抽籤,中籤的比率只有11%,請問台中市不需要社會住宅嗎?我有幾個問題想問盧市長,第一個,妳如何、用什麼政策來填補這1206戶?第二個,妳沒蓋社會住宅就可以減少空屋嗎?還有,難到這真的是妳必須首要砍掉的政見嗎?」

「今天我們遇到台中開倒車的情況,其實非常憤怒、哀傷、生氣,因為社宅是保障人民居住權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根據法律規定,社會住宅應包含公托、公幼、身障日照機構、老人失能的社區機構,現在隨著社會住宅沒了,這些服務可能也沒了。……最後,我還想問盧市長一個問題,這5個計畫撤銷後,原本土地要做什麼使用,妳是要賣嗎?還是做什麼開發用途嗎?」他提出質疑。

台北市長剛連任,社宅態度大轉彎

有別於台中市、高雄市,台北市作為執政連貫的城市之一,市長柯文哲當年喊出的8年5萬戶承諾應該要妥妥當當才是,可事實卻不然。

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理事長解慧珍指出,根據評比中,台北市在過去4年累積規劃興建了20487戶,績效是全國之冠,本該給予肯定,「不過,的績效是全國之冠,柯市長到了第二個任期,卻拋出空屋多『不用再蓋』的說法,原本承諾接下四年繼續推動的3萬戶進度,瞬間減速,僅願意再蓋1807戶,就算市府後來有發新聞稿澄清,但還是迴避了目標,絕對是一種『踩煞車』的動作。」

「不錯,台北市的空屋率是很高,可是空在那裡的房子,是我們這些中低階層的市民可以取得、使用的嗎?原本,台北市這輛車還開得滿好的,但現在煞車卻踩得很大力,只差沒停下來,問題是,台北市還有多少年輕人準備進入社會,他們都沒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連找個合理居住的房子都很難。」她說。

桃園市進度最快,六都唯一「準點車」

相較於高雄市、台中市、台北市,台南市完成度雖然只有8.3%,但新任市長黃偉哲已承諾要興建2000戶,屬於「剛開車」的狀態;新任新北市長侯友宜承諾興建3000戶,雖是「開慢車」,但也有動作;與柯文哲同樣連任的桃園市長鄭文燦,依舊維持上一任期的蓋滿2萬戶目標,至今完成度60%也是六都之冠,被評為「準點車」。

整體而言,彭揚凱強調,推動社會住宅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各地方政府執行進度不如預期也可理解,但近期出現的問題是──地方首長的認知出現動搖,認為目前沒有需求,不用再蓋,「事實是這樣嗎?從客觀數據來看,光是衛生福利部2015年的調查 ,符合《住宅法》第四條規定,應該優先保障的弱勢族群需求就高達27萬戶,如果再考量青年、一定收入以下且沒有房屋的民眾,需求數量更會大幅攀升。換句話說,民眾潛在需求量遠遠高過20萬戶。」

「從實際申請意願來看,根據2018年住宅需求動向調查,台北市有 63.8%民眾會申請社會住宅,新北市與桃園市也有五成左右的人會申請。……台中豐原安康社宅中籤率11%、桃園中路二號社宅中籤率11.75%,雙北社會住宅中籤率更是幾乎不超過10%,甚至板橋府中社宅為2.3%,行天宮公宅只有1.7%的機率,比高普考錄取率還低,根本是供不應求,怎麼會沒需求呢。」他說。

彭揚凱再舉國際標準比較,以台灣878萬戶住宅數來看,即使20萬戶社會住宅興建完成,也只占住宅存量的2.2%,仍遠落後日、韓的6%,更遑論OECD各國平均10%以上的水準,「所以,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絕對不是好高騖遠的目標,就客觀需求數據、實際申請意願來說,都可以打臉『沒有需求』、『不用再蓋』這類說法,請政治人物不要再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