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外交大突破!北協更名「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背後的含義

外交

Foggy Bottom(霧底洞)的霧終於散了。

華府的地鐵,離國務院最近的一站,叫Foggy Bottom (霧底洞),因為該地原本是波多馬克河畔煤氣廠的地點,地勢低窪,氣候潮濕,經常霧氣籠罩,因此得名。1940年代,國務院在此建辦公大樓,也承襲了這個雅號。

各國派駐華府的外交官,每遇到與國務院交涉不順,無奈之餘,不免互吐苦水:要改變 Foggy Bottom 的思維方式和制度文化,實在很難。

北協更名,台美關係一大突破

因此,外交部25日宣佈「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改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令人驚喜。1979年以來,我們一直不滿意卻不得不接受的名稱,總算更替易名了。這當然是台美關係正面發展的一大步,說是外交部門的光榮也不誇張。榮耀屬於那些為了原則,為了某些值得爭取的理由,努力不懈,信心堅定的人。

有人可能會認為,只是改個名稱而已,居然花了40年。為什麼一個國家或機關的思維、文化與制度,改變速度是如此緩慢?法律經濟學大師波斯納法官,曾指出有兩個重要原因,一個是習慣,另一個是協調的成本。

大多數官僚組織的行為是出自於習慣,或說是透過重複的動作形成的,不必經過深思熟慮,所以符合成本效益。也就是說,即使面對他方要求改變,不為所動,維持既有慣性思維的成本是很低的,這使很多官員保守不願改變。因為一旦改變,就得付出新的成本。

保守的官僚體系,即使是美國也一樣

台灣的公務體系也常有這種風氣。凡事抄舊卷,照往例辦理,不願多思索。遇到長官詢問質疑,一句「這是奉核定過的方式」,就是自保的金剛罩,很少長官會繼續質疑妥適與否或懷疑下屬的工作能力。

要改變一個機關的組織文化,重新檢視既有的政策或政治理念,要協調其他機關、利益團體、甚至外國政府,成本增加,吃力不討好。所以在政府體制中,一個政府或機關的公務習慣、文化,只要根深蒂固,就有可能延續下去,直到現實環境改變,使得持續原有作法的成本高於改變它的成本,才有可能改弦更張。

既然一個國家或機關的官僚體制文化的改變如此緩慢,為何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變天又來得如此戲劇化,如此快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克的觀點是,因為經濟和科技所引發的巨變力道凌駕在文化之上,因為它所改變的不只是行為,也包括了信念。

川普迫使國務院改變作風

美中貿易戰是印證貝克說法很好的例子,當川普總統高舉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大旗時,美國的外交政策,政治理念改變了,國務院官員的慣行作風也跟著轉變了。

學者Robert Komer曾針對美國在越南的失敗進行著名的研究:「礙事的官僚體制:越戰期間美國與南越政府官僚體制對其表現的牽制 ( Bureaucracy Does It's Thing: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on U.S.& GVN Performance in Vietnam )」。

Foggy Bottom 霧散了,哪天若有研究國際事務的研究生,以「Foggy Bottom 的官僚體制::台美關係 40 年」為題,撰寫博士論文,我也不會感到訝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