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刀!AMD不會移轉新技術給中國天津海光 週二單日大漲9.8%

國際財經

美國制裁華為正式開啟與中國的科技戰,美國20家高科技巨頭跟川普站在同一陣線,封殺中國科技公司。同一天,美國晶片製造商超微(AMD)也加入制裁華為陣營,AMD正式宣布,未來不會計畫將技術轉移給中國國有控股的合資夥伴。

這意味說,AMD除在第一代技術合作外,不會另外提供新的技術給合資的中企-天津海光公司(Tianjin Haiguang Advanced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將進一步打擊中國發展半導體的能力。

超微今年以來股價大漲45%

近期半導體類股多少受到華為事件衝擊不小,英特爾跟nVidia一個月來分別下挫15%和21%,不過超微卻逆勢大漲,28日美國收盤股價大漲9.8%,成為29.03美元,累計今年以來超微股價漲幅高達45%。

這是因為超微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上表示,下半年將推出幾個7奈米新產品,Stifel分析師卡西迪(Kevin Cassidy)表示AMD將推出的新產品具有歷史意義,他給AMD買進的評級以及34美元的目標。

卡西迪根據台北國際電腦展上的聲明推測,AMD成立50年來,在桌上型電腦CPU處理技術和性能將首次領先英特爾,而且英特爾遲遲未能從14奈米升級至10奈米晶片,這也使AMD受惠。

AMD預計7月份推出Ryzen 3000系列中央處理器,挑戰CPU一哥英特爾,並介紹突出的繪圖處理功能 ,意在挑戰Nvidia的繪圖晶片。

「將AMD Radeon RX 5000系列GPU與Nvidia的RTX 2070 GPU進行了比較,發現RX 5000顯示卡平均性能優勢高出10%。」富國證券分析師Aaron Rakers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AMD停止移轉新技術,打擊中國發展半導體的能力

其實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上,AMD執行長蘇姿丰也針對超微的技術授權發表看法。

「我們跟合資中企不會討論額外的技術轉讓,」蘇姿丰(Lisa Su)在「2019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9)展場告訴《日經亞洲評論》等媒體記者。「我們當初進行初步技術轉讓......與中國合資企業只有合作一代技術授權,沒有牽涉額外的技術授權。」蘇姿丰表示。

蘇姿丰說,「合資企業仍然存在,但大部分工作量都在合資企業方面,而不是來自AMD方面。」不過,她沒有說明合作是否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

2016年AMD與天津海光成立合資企業

AMD為全球第二大伺服器和PC處理器製造商,在2016年與中國天津海光成立合資企業,當時雙方簽署一份價值2.93億美元的技術授權協議。AMD表示,天津海光主要是開發適合中國伺服器市場的晶片,以增加AMD產品種類。

晶片開發商天津海光是中國國有伺服器製造商中科曙光(Sugon)旗下關係企業,而中科曙光是中國建立自己的超級計算機以及數據中心和存儲產品的重要集團。

當時,由於中國沒有能力開發伺服器的中央處理器(CPU),市場分析師認為該合資企業是中國獲得一個關鍵半導體知識產權的重大勝利。

目前,只有英特爾、AMD和IBM可以開發先進的伺服器核心處理器,而華為、凱為半導體(Cavium)和高通等其他一些晶片開發商使用英國晶片設計商安謀(ARM)的晶片架構,來生產不需要大量計算能力的低階伺服器。

AMD遵循美國制裁華為的指導方針

與此同時,蘇姿丰說,在川普政府本月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之後,AMD遵循美國制裁華為的指導方針,凡是列入黑名單的企業,未經美國商務部許可,不得購買美國企業的科技產品。

「華為是我們的客戶,他們已經做了一些非常好的PC。但顯然,我們是一家美國公司,因此我們遵守現行的美國法規。」 

IEK Consulting的分析師Jerry Peng表示,AMD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在與中國公司建立合作關係方面,已經變得更加謹慎。 「即使未來美中達成貿易協議,美中之間的科技戰仍將繼續,這會使美國公司更不願意與中國同行有業務和技術方面的聯繫。」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半導體業目前進入低谷期,但AMD是世界上為少數能夠推出前景亮麗的晶片製造商。由於競爭對手和行業領導者英特爾的晶片生產設備供應短缺,導致CPU供應短缺,AMD正搶奪市場占有率。

展望伺服器晶片業務,「我們相信,從2018年底開始的6個季度AMD可以實現兩位數的市場佔有率,」蘇姿丰說。

蘇姿丰是台南的女兒,1969年她出生於台灣的台南市,3歲跟隨父母移民美國,攻讀麻省理工學院主修電機課程取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於1994年取得博士學位後,先後任職德州儀器、IBM、Freescale、AMD等公司。2014年10月,獲任命為超微半導體總裁暨執行長,為該公司首位女性執行長。

英特爾控制著超過90%的全球伺服器核心處理器市場,而AMD的市占率僅個位數。 AMD最新的PC和伺服器晶片全部委託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台積電(2330)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