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肺癌術前、術後靠「復健5招」增加肺部功能

醫療保健

近年來空氣汙染日益嚴重,台灣地區的肺癌發生率在30年來增加近8倍,是增加最快的癌症之一,也是台灣最常見的癌症之一。

肺癌常造成呼吸相關疾病:氣體交換問題、肺功能損害、痰液堆積…等問題。雖然近年來醫學發達,使肺癌治療增加了許多選擇:化療、放射性治療、標靶藥物…等,然而截至目前為止,手術切除仍是肺癌最後的治療方式,但手術潛藏風險,除肺功能損害外,術後傷口疼痛常導致患者不敢深呼吸及咳嗽,進而容易造成痰液累積,引發術後肺部併發症,如:肺擴張不全、肺部感染,嚴重者甚至會引發成人呼吸窘迫症,稍有不慎即可能導致病人呼吸衰竭或死亡,因此需藉由肺部復健來改善因肺癌本身或術後所造成的呼吸相關問題。

肺癌術前與術後的肺部復健目的在於增加肺部功能、增加呼吸肌力、增加咳嗽能力以降低胸部開刀後的併發症如:肺塌陷或肺擴張不全等,進而達到改善生活品質最終目標。肺部復健主要藉由教導如何做有效的深呼吸、咳嗽,協助其痰液排除外,透過呼吸訓練器或簡易復原運動訓練,改善胸部及肺泡擴張,增加呼吸肌肌力,促進術後的復原,因此對於接受手術治療的肺癌病患,術後的胸腔復健極為重要。

胸腔復健運動有哪些?

臨床中對於一位肺癌的患者,會依據患者疾病狀況擬定胸腔復健計畫,包含有術前、術後的評估與治療,並隨時依患者情形做治療計畫的調整。常見的胸腔復健治療項目:

一、深呼吸運動:

1. 圓唇吐氣法:教導教導患者鼻子吸氣並透過圓唇將空氣吐出。(圖一)

2. 腹式呼吸法:教導患者一手放於胸前且另一手放於上腹,透過鼻子吸氣時,強調胸廓與上腹腔能一起鼓起,由圓唇吐氣時,胸廓與上腹腔會凹陷,藉由深吸氣動作可達到橫膈肌運動及肺下葉擴張以及吸吐時間比為1比2的原則。(圖一)

圖一:圓唇吐氣法+腹式呼吸法-A口吐氣 B-鼻吸氣。(圖片來源/彰基提供)

二、胸廓擴張+呼吸運動:

1. 胸廓誘導法

教導患者將手放置在預想胸腔擴張的地方(因疼痛或傷口而受限的胸廓),當吐氣時,手輕微施壓力量於胸廓,當吸氣時,手釋放力量,引導胸廓肋骨將手頂開的動作,透過這誘導使此區域胸廓增加讓空氣特意流向此處使肺泡撐開(圖二)。

圖二:胸廓誘導A-吐氣時  B-吸氣時(圖片來源/彰基提供)

2. 上肢活動呼吸(圖三)

當患者知道如何深呼吸運動後,可搭配上肢肢體活動來增加胸廓活動度使呼吸容量更多以及促進肺下葉擴張預防肺部塌陷。

圖三:呼吸配合上肢活動 (手舉高吸氣與手放下呼氣)(圖片來源/彰基提供)

3. 上肢彈力帶運動(圖四)

患者藉由上肢彈力帶運動來增加胸廓周遭的肌耐力,以促進呼吸時能將胸廓有效的擴張

圖四:上肢彈力帶運動(圖片來源/彰基提供)

三、氣道清潔技術訓練:

1. 身體擺位:依據痰液的部位,可將患者擺位在容易引流出來的姿勢5分鐘,痰液引流有助於患者咳出以避免過度咳嗽而呼吸困難(圖五)

(圖片來源/彰基提供)

2. 拍痰技巧:手部姿勢呈杯狀或持拍痰杯(圖六),利用手腕自然活動彎曲拍打在痰液較多的胸廓,避免於傷口、肩胛骨與脊椎處拍打,若搭配身體擺位可讓痰液排出更有效率。

(圖片來源/彰基提供)

3. 咳嗽運動(Huffing):若患者因開刀傷口疼痛,無力或不敢過度用力咳嗽時,教導患者先深吸氣至最飽後,控制空氣呼出來的速度發出「哈」、「哈」、「哈」3聲短促的聲音,透過此技巧震動肺腔使痰液排出。(圖七)

圖七:咳嗽訓練(圖片來源/彰基提供)

四、呼吸訓練儀:

臨床上常藉由呼吸訓練儀(圖八)的訓練來增加呼吸肌耐力及肺部擴張。請患者坐好或斜躺於床面,引導患者將空氣吐乾淨後,含住吸嘴後,控制的吸氣速度將空氣吸入肺腔,若空氣成功進入時,中間指標會往上升高並記錄最高點,期許下次更往上。每小時吸6-10下,飯前/飯後1小時內或胸管拔除當天或頭暈想吐時不要使用。

(圖片來源/彰基提供)

五、術後早期下床活動:

除了以上肺部復健活動外,更需要患者在下肢肌力允許下早期下床活動:轉位至輪椅或行走藉由增加肺部換氣容積,利於痰液排除,進而減低肺部併發症發生。物理治療師依據患者下肢狀況給予適當活動:

(1) 下肢肌力訓練:在患者呼吸平順狀況下,藉由以下動作(圖九)來增加下肢肌耐力進而增加活動量,減低肺部併發症。

(圖片來源/彰基提供)

(2) 輔具下行走訓練:若患者體力較虛弱時可藉由輔具幫忙支撐下,盡早下床走路可以促進全身循環,幫助肺部擴張,有利患者康復。(圖十)

圖十:輔具協助行走(圖片來源/彰基提供)

(3) 儀器訓練(手腳復健機、跑步機、腳踏車):在患者體力允許範圍下,物理治療師會依據患者狀況給予不同儀器訓練,有利於增加患者上下肢肌力與整體體能。(圖十一)

圖十一:儀器訓練(圖片來源/彰基提供)

簡而言之,適度胸腔復健將有助於避免術後併發症的發生,達到快速的復原,因此以上肺部復健活動,無論在肺癌術前或術後都可經由醫師及物理治療評估與指導後執行,若在執行活動前或過程中有任何不舒服或喘都應先暫停等較緩和再執行。最後,在空氣汙染日益嚴重下,外出時多戴口罩保護自己以及應避免再度抽菸或遠離二手菸害。希望透過此篇分享能讓肺癌病友於接受手術治療後,重視胸腔復健的重要,及早康復。

原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 李俊賢物理治療師,本文轉載自《彰基院訊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