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300萬人死於肺阻塞》呼吸急促、肺功能太差怎麼辦?醫:3招改善

醫療保健

呼吸對一般人而言很自然,但對罹患肺部疾病且肺功能不佳,例如肺阻塞(COPD)、肺纖維化等病友來說卻不是件簡單的事!

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何淑娟表示,肺阻塞、肺纖維化患者需要長期依賴氧氣機來維持生命,然而傳統居家氧氣治療用的氧氣鋼瓶或氧氣機攜帶不易,易使病患宅在家裡。「但一整天坐著或躺在床上,會導致身體越來越虛弱,或失去動機從事任何活動而陷入惡性循環。」何淑娟指出。

為什麼肺阻塞(COPD)對生活的影響這麼大?

全球每年300萬人死於肺阻塞!9成患者都有吸菸

肺阻塞,即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約300萬人死於肺阻塞,約全球死亡人數6%,在2016已占全球死因第3位,是最嚴重的慢性疾病之一。

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民國97年至106年,每年約有5千人因肺阻塞死亡,106年更高達6,260人死於肺阻塞,為我國十大死因排名第7位。肺阻塞患者大多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和喘息,症狀很類似氣喘,由於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台灣肺癌學會秘書長、台北榮總一般胸腔科主治醫師趙恒勝解釋,肺阻塞與氣喘兩者都是呼吸道慢性炎症,雖然2種疾病的呼吸道發炎細胞與細胞激素(cytokine)或介白素(interleukin, IL)表現不同,但由於初期症狀類似,因此容易造成診斷上混淆。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指出,近9成肺阻塞患者都是因「吸菸」所引起。資深藝人孫越,在去年5月因敗血性休克併發呼吸衰竭,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於台大醫院辭世。當了近40年老菸槍的他,即便後來戒菸,晚年仍深受慢性肺阻塞肺病所苦,讓他感慨「戒菸戒得太晚」。

不過,除了戒菸、多外出走動提升肺功能,還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受肺阻塞所苦呢?

研究:肺阻塞病友焦慮風險比常人高2.5倍

何淑娟先解釋,肺功能不佳會影響呼吸系統的「通氣」或「氣體交換」的功能,造成動脈血氧濃度下降,患者會出現呼吸急促、困難、心率過快或過慢、臉色發白、發紺等低血氧的症狀,嚴重可能導致右心室肥厚,續發性紅血球增多症和肺動脈高壓,甚至導致死亡。

而隨著肺功能退化,患者呼吸氣流易受阻,進而造成氣體交換障礙,「患者大多需要長期氧氣治療,且每天使用15-19小時氧氣(包括睡眠時間)的長期氧氣治療已被視為低氧血症肺阻塞患者的標準照護。」何淑娟進一步指出,有國外研究報告顯示,有使用氧氣的存活率較沒有使用的病人高15-32%。她也認為,居家氧氣治療不僅能改善組織缺氧現象、減輕心臟與肺臟的負荷,還能避免缺氧造成體內發炎與不必要的合併症,減少病患反覆進出醫院的頻率。

不過何淑娟也觀察到,病友們常因擔心缺氧或治療器材攜帶不便,而久待在家中不敢外出。「國內的研究顯示,肺阻塞患者的焦慮風險高常人2.5倍,且常與憂鬱並存,反而不利於病況。」

肺功能太差怎麼辦?3招改善

那要如何改變這種狀況?

何淑娟指出,國內現行居家氧氣治療設備大致可以分為氧氣濃縮機、壓縮氧氣鋼瓶、液態氧,及攜帶型氧氣濃縮機。「氧氣濃縮機體積較大、需要插電使用,鋼瓶則是較為笨重、難以攜帶,另外液態氧雖然較為輕便好攜帶,但須要定期填充,順應當今社會與經濟趨勢,將逐漸被台灣市場淘汰。攜帶型氧氣濃縮機因體積較為輕巧,且附有蓄電電池成為近年來病友的新選擇。」

何淑娟表示,攜帶型氧氣濃縮機能幫助肺功能不佳的病友恢復日常社交生活。

社團法人台北市呼吸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楊玲玲也鼓勵病友,除了居家氧氣治療外,平時可進行呼吸保健操,讓喪失功能的肺泡數量不再增加,維持其正常功能。「建議病友可做漸進式的吸吐呼吸訓練,如噘嘴呼吸或衛生紙呼吸訓練。」何淑娟補充,呼吸的狀況與肺臟、心臟及肌肉骨骼功能息息相關,因此也建議病友可透過外出散步或快走,進行輕鬆簡單的有氧運動達到適度的運動量,再來是維持舊有社交生活,也能有效減少患者焦慮或憂鬱現象,維持身心靈健康。

何淑娟強調,氧氣是維持生活的必要元素,肺部疾病且肺功能不佳的病友不需要有使用氧氣會成癮的錯誤觀念,也不用過度緊張、時時刻刻透過血氧機監測血氧狀況。「盡量放鬆心情,遵從醫師與呼吸治療師的居家氧氣治療及運動建議,就能幫助病況往良性循環發展、改善生活品質,與疾病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