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懷疑!你的大腦最不擅長的就是思考

書摘

身而為人的本質是什麼?是什麼讓我們和其他物種有分別?很多人會回答是推理判斷的能力——鳥會飛,魚會游,而人會思考。(我所謂的思考,是指解決問題、推理、閱讀複雜的東西,或是進行任何需要花點力氣的心智活動。)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讚揚吾輩的認知能力:「人是多麼了不起的傑作!理智是多麼高貴!」

不過,三百多年後,亨利‧福特(Henry Ford)則有比較偏激的觀察:「思考是最困難的事,也許正因如此,很少有人做。」兩位都有道理,人類善於某種形式的推理判斷,尤其和其他動物相較之下,但我們不常運用那些能力。認知科學家會再加上另一種觀察:人類沒那麼常思考,因為我們的大腦不是設計來思考的,而是設計來避免思考的。思考不但如福特所言很費力,而且還緩慢且不可靠。

大腦功能很多,但最擅長的絕對不是思考

你的大腦有許多作用,思考並非大腦最擅長的。舉例來說,你的大腦也讓你能看、能動,而這些功能發揮起來,比思考能力更有效率、更可靠。大腦的大部分區域都貢獻給這些活動絕非偶然,視覺需要額外的腦力,因為看東西其實比下棋或解微積分更困難。

只要把人類的能力和電腦能力相比,你就能領會視覺系統的強大。講到數學、科學及其他傳統的「思考」活動,機器穩操勝算,怎麼比都贏人類。只要五美元就能買到的計算機,比任何人類都能快速且正確的進行簡單運算;只要五十美元就能購買的下棋軟體,可以打敗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世界人口。

但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電腦也無法駕駛卡車,因為電腦看不見,尤其不能看清每次開車時所面對之瞬息萬變的複雜環境。機器人的動作同樣也有限制,人類可以根據各種需要來改變彎曲身體,即使動作很不尋常,如扭腰曲臂去清架上書籍後方的灰塵;機器人則不善於想出新穎的移動方式,所以它們多半都從事重複性的工作,如給汽車零件噴漆,因為需要的動作總是相同。你視為理所當然的動作,如顫顫巍巍地在礁岩海岸散步,對電腦而言遠比和層級最高的對手下棋來得困難,沒有電腦做能得到。

視覺系統快速且鮮少犯錯,但思考系統可就不是如此

相較於看和動的能力,思考就顯得緩慢、費力、靠不住。為了讓你瞭解為什麼我這麼說,請試著解出以下問題:

一間空房內有一支蠟燭、幾根火柴以及一盒圖釘。目標是要讓點燃的蠟燭離地五英尺。你已經試過融化蠟燭底部的一些蠟,再將蠟燭黏在牆上,但此法不成功。在不用手扶的情況下,要怎麼樣才能讓點燃的蠟燭離地五英尺高呢?

解題時間通常最多二十分鐘,很少人能夠在這之前就想出答案,雖然一旦你聽到答案,就會發現答案其實並不特別難。把盒子裡的圖釘倒出來,將盒子釘在牆上當作燭臺。這個題目闡述了思考的三個特質。

第一,思考的速度緩慢。你的視覺系統能瞬間捕捉複雜畫面。當你走進朋友家的後院,你不會這麼想:「嗯,這邊有些綠色的東西,可能是草,但也可能是某種鋪在地面的東西,啊,那個豎在那裡的棕色粗糙物體是什麼?會不會是籬笆?」你能一眼就捕捉整個景象——草坪、籬笆、花圃、露臺。你的思考系統無法像視覺系統立即捕捉視覺畫面那樣,立刻運算出問題的答案。

第二,思考很費力。你不需要用力就能看東西,但思考需要專注。你可以邊看東西邊做別的事,但當你專注解一道題時,就不能胡思亂想。最後,思考靠不住。你的視覺系統鮮少犯錯,要是真的犯錯,通常是你以為看到和實際物體差不多的東西;也就是說,即使不完全正確,也相去不遠。你的思考系統得出的結果就可能差得遠了;你求出的問題答案可能錯得離譜。事實上,你的思考系統可能根本提不出答案,就像大部分人嘗試解蠟燭問題時一樣。

大多數時候我們所做的事,就是我們大多數時候做的事

如果我們全都不善思考,那到底是怎麼度過每一天的呢?我們怎麼找到路去上班,或是在超市裡搶到特價商品?教師是怎麼作出每天必要的數百種決定?答案是——我們只要能不思考就不思考,而是仰賴記憶。我們面對的問題多半是以前解決過的,所以我們只需依樣畫葫蘆。

舉例來說,假如下星期朋友問你蠟燭問題,你能立刻回答:「噢,我聽過那個題目。把盒子釘在牆壁上就好。」就如同你的視覺系統捕捉畫面般,不需要多費力就可告訴你環境中有什麼,你的記憶系統也能輕而易舉地立刻辨識出你聽過這道題目,並提供答案。你或許覺得自己記憶力不好,也確實你的記憶系統不如視覺或動作系統來得可靠(有時候你會忘記,有時候以為自己記得但其實不然),但你的記憶系統遠比思考系統來得可靠,也能夠不費力地快速提供答案。

我們通常以為記憶就是儲存私人事件(我對自己婚禮的回憶)和事實(喬治‧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然而我們的記憶也儲存策略來引導我們該做的事:開車回家時哪裡要轉彎、下課時間學生有糾紛該怎麼處理、爐上鍋子的水沸騰溢出時該怎麼辦。在作絕大多數決定前,我們都不會停下來考慮可能的作法、推理判斷、預期可能結果等等。

舉例來說,當我決定晚餐煮義大利麵時,我不會去詳閱烹飪書籍,比較每道食譜的口味、營養價值、準備難易、食材成本、色澤外觀等,我就依照一貫的作法來煮義大利麵醬汁。正如兩位心理學家所言:「大多數時候我們所做的事,就是我們大多數時候做的事。」儘管你所做的事相對複雜,例如從學校開車回家,你會覺得自己好像處於「自動駕駛」模式,那是因為你正使用記憶來引導你的行動。使用記憶不需要太多注意力,所以你大可以在等紅燈、超車、當心行人等等之際,一邊做著白日夢。

每個決定都小心翼翼思考其實很累人,記憶讓生活更輕鬆

當然,你可以深思熟慮、小心翼翼地作每個決定,所謂「跳脫框架思考」,就是在鼓勵你不要循「自動駕駛」模式,不要做你(或他人)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想想看,如果你一直努力要跳脫框架思考,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假設你每次都要重新處理每一件事,試圖要見到所有可能,即使是切洋蔥、走進辦公室、午餐買飲料這樣的日常瑣事。新奇的趣味或許能持續一陣子,但不用多久即會發現,這樣的生活很累人。

你可能在旅行時有類似的經驗,尤其是在語言不通的地方。大小事都不熟悉,即使是小小的行動都需要大量思考。舉例來說,跟攤販買罐汽水時必須辨識外文包裝、找出你要的口味、努力和小販溝通、找出該用哪個硬幣或紙鈔等等。也因如此,旅行是很累人的:在故鄉可以「自動駕駛」的所有微小行動,旅行時都需要動用你全盤的注意力。

截至目前,我已描述了你的大腦讓你不用思考的兩種方式。第一,有一些最重要的功能(例如,視覺與動作)不需要思考:你不用對眼前所見進行推理判斷,就能立即知道周圍有哪些東西。

第二,你偏好使用記憶而非思考來指引行動,但你的大腦不會就此滿足,大腦有能力改變,好讓你省去必須思考的麻煩。如果你一再重複相同的燒腦工作,該工作最終會變成下意識的習慣;你的大腦會改變,讓你不假思索地完成該工作。我會在第五章更詳盡地討論此過程,但此處先提一個熟悉的例子來闡述我的意思。你大概還記得,學開車是很耗費心神的。我記得剛學會開車時,全神專注在油門要踩多深、看到前方亮紅燈時何時剎車、怎麼剎車、轉彎時方向盤要打幾度、何時看後照鏡等等。那時我開車連收音機都不聽,擔心會分心。

不過,藉由練習使開車過程變成習慣,現在我已不需要思考那些開車的小細節,開車和走路一樣自然。我可以邊開車邊和朋友聊天,空出一隻手打手勢,還能邊吃薯條。這種認知協調還蠻了不起的,只是不怎麼好看啦。於是,原本需要大量思考的工作,經過練習後,成了幾乎不費力的工作。

從教育的立場來看,此事還頗令人擔憂的。如果人類不善思考且避之唯恐不及,那學生對上學的態度又能好到哪裡去呢?幸好故事還沒結束,並未在人類固執地拒絕思考就畫下句點。儘管我們不善思考,但卻是喜歡思考的。我們天生好奇,會找機會進行某種類型的思考。然而因為思考很難,必須有適切的條件才能永保好奇心,不然我們很快就會放棄思考。下一節將解釋我們什麼時候喜歡思考,什麼時候不喜歡。

內容來源:《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認知心理學家解開大腦學習的運作結構,原來大腦喜歡這樣學》久石文化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