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要求將部分產能搬離中國?童子賢:和碩分散地點瞄準印尼、台灣

產業動態

《日經新聞》、《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蘋果要求包括iPhone組裝廠和碩在內的多個台廠供應商,將15-30%產能搬離中國,並且評估在中國生產以外的選項,對此21日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面對媒體詢問,則表示「這(數字)是含糊的說法,是很多人的預期。」

童子賢:還是要等G20

童子賢認為:「這個數字(15-30%)無非是猜測某個特定受到關稅影響的消費地區數字,大家從數字中做文章。」他說目前客戶並沒有明確結果,也沒有產能搬遷數字,他認為這個數字應該是匯集社會預期跟猜測的說法。和碩執行長廖賜政補充:「很多客戶都要我們做研究,但真正要決策還是要等G20之後會比較明朗。」

廖賜政提到由於搬遷供應鏈「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除了造成成本上升外,還可能會發生斷鏈狀況,一不小心會有風險,「因此品牌商大多希望穩定,不要有變化。」不過和碩確實已經動起來了,包括今年年初在印尼巴淡島的投資,童子賢笑說廖賜政在這幾個月「跑了很多次,忙得一蹋糊塗,沒有時間睡覺、沒有時間吃飯。」和碩選擇分散的地點則是瞄準印尼、台灣。

和碩佈局台灣、印尼

和碩過去在巴淡島上有與印尼當地代工廠SN(PT Sat Nusapersada Tbk)的合作工廠,並在今年1月開始在巴淡島設廠,生產少量網通產品。在台灣佈局部分,和碩除了過去原有的桃園龜山廠外,近期也透過台商回流方案投資新店廠,和碩財務長林秋炭表示,因為新店廠範圍不夠「SMT線加組裝」,因此和碩決定租下旗下子公司景碩的新竹新豐廠,下半年旺季就會開始量產。

但是廖賜政也提到目前和碩非中國生產的比例約只有1-2%,因此在東南亞、台灣的投資都比較小,新店、桃園以及印尼巴淡島的廠區規模都只有幾百人而已。他分享巴淡島距離身為零組件集散中心新加坡航運車程只要45分鐘,另外人力資源方面也相當棒,是不錯的投資地點。

貿易戰讓大家驚覺改變

童子賢在現場也有感而發分享,產業不只要看短期(3個月到1年),不要忘了看長期,「產業短期波動、衝擊因素,像是經貿摩擦影響了產業界,這波影響是近十年最大的一次。」但是他也認為每年小小的改變,十年下來發現改變非常大。

他表示,近十年來中國GDP迅速從9百美元上漲至1萬美元,間接影響了原物料基本價格、土地價格的上升,但這些數字近二十年來都在悄悄成長,只是因為貿易戰「突然放大」。

童子賢表示,先前也只有零星傳出幾次各別品牌前往東南亞考察,但是沒有像這次這麼「整齊劃一」,他認為貿易戰使得大家開始回頭檢討,其實過去的條件已經發生改變了,「長期的累積其實也在影響決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