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忠謀示警貿易戰扼止創新 蔡清彥疾呼:恢復投資抵減獎勵創投

美中貿易

美中貿易衝突從關稅熱戰延伸到科技冷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曾示警,貿易戰將使科技創新步伐放緩。對此,台灣科技產業該如何因應?短期而言,現任中經院諮詢委員的高長釋出解方,建議台商調整接單模式或轉單出口等5大策略,但長期來看,前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則疾呼,政府應恢復投資抵減優惠,提供誘因,讓資金挺進新創事業。

世界工廠褪色,外資企業紛紛撤離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5月中簽署一紙命令,授權美國商務部將中國華為及70家關聯企業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美中經濟矛盾無疑從關稅戰延伸至科技戰。對此,花旗銀行在2019年經濟展望報告中曾預估,中國可能會因貿易戰而導致出口成長腰斬,威脅到大約440萬個工作機會。

然而,貿易戰迫使外資企業從中國出走,加上美國通過減稅手段吸引製造業回流,讓中國逐漸失去外資企業核心技術的支持,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儼然逐漸被取代。

台灣也同樣因貿易戰受挫,出口負面影響勝過轉單效應。曾任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同時現任中經院諮詢委員的高長示警,一旦貿易戰全面開打,將衝擊台灣電子設備產業占附加值比重16.13%,以及電腦、電子與光學產品占台灣附加值比重7.25%。

影響還不只如此,倘若美國嚴格管制技術移轉中國,位在中國的台商恐遭受池魚。根據統計,中國對美出口前十大企業皆是外資企業,其中有8家來自於台資;若擴大範圍來看,中國對美出口百強企業當中,台資企業占比將近4成。

高長認為,「中國台商承受衝擊的能耐,決定於獲利空間、產能分散及調整彈性、關稅轉嫁議價能力。」

因應貿易戰,專家提5大經營策略調整

高長建議,台商應訂定中長期的經營策略調整,包括調整接單模式或轉單出口、分散生產基地、投入創新技術研發、開拓新市場,最後則是積極申請豁免。

針對調整接單模式或轉單出口的部分,他解釋,「透過接單地點的調整,將美國訂單安排到大陸以外的工廠生產;或透過第三地轉單及半成品加工方式,繞開大陸直接出口及原產地證明。」

高長也說,雖然分散生產基地是當前台商正在積極思考的策略之一,但不少的台商反映,分散生產基地至少要有一年甚至是更長的前置期,「例如到東南亞布局,可是東南亞產業鏈還沒這麼完整,初期交易成本可能會提高,需要更長的時間建立全球布局。」

另外,他也建議,台商應逐步調整過去以「製造成本」為主的策略,投入升級轉型,藉由智慧製造,提高附加價值,提升國際競爭力;或是採取市場導向的策略,開拓新市場,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錯失兩個轉型契機,2000年後不見成功新創

但事實上,這一年來,台商因應美中貿易戰,已開始採取移轉生產基地策略,前進印度、墨西哥、越南、泰國、歐盟等地設廠投資。因此也有專家認為,提升企業創新技術、加速轉型升級才是最終讓企業長期經營的策略方法。

時間回到2005年期間,當時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個人電腦產業名列世界前茅,尤其全世界有將近90%的個人電腦來自於台灣製造,當時台灣擁有高科技人才聚集、具有堅強的製造與工程能力等優勢,逐步奠定台灣的科技產業。

直到2013年,《紐約時報》以一篇「In Taiwan, Lamenting a Lost Lead」文章,描述台灣科技產業因喪失領導地位而感到悲傷,其報導分析原因在於,國外競爭者步調快速、大學及研究機構的新創意未能快速或成功商品化。

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工研院董事長的台灣工研群英基金董事長蔡清彥認為,「從2005年到2013年,台灣變化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掌握智慧型手機轉移契機跟行動網路崛起…所以台灣從2005年一路往下走,因為我們沒有新的創新,只靠原來舊的東西支撐。」

但讓人擔憂的是,美中貿易衝突恐怕也會影響創新動能。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則預期,貿易戰將會直接影響技術創新,使全球科技創新步伐放緩,恐怕就連5G整體發展都會受到影響而放慢腳步。

蔡清彥則分析,台灣所有高科技產業皆在1980年前後成立,像是聯電、台積電、台灣光罩等公司,甚至衍生出IC設計、PC等新興產業,到了2000年以來就沒了,「為什麼當時有這麼多的新創事業讓台灣竄起?因為政府政策。」

他指出,過去個人或是公司投資科技事業享有20%投資抵減優惠,但到了1999年底取消投資抵減優惠,造成創投資金募集不易,「政府應該要有更多誘因,讓有錢人願意拿錢出來投資新創事業,另外,也應該要有一個輔導機制,來輔導新創產業。」政府應該多支持台灣資訊軟體業、金融業及服務業國際化,同時協助加強產業技術研發,台灣才能發揮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