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撤出中國引爆失業潮!惠普、戴爾三成筆電生產轉往台灣、東南亞

國際財經

美國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惠普、戴爾、微軟和電商龍頭亞馬遜都在加入將大量生產撤離中國的行列,轉至東南亞或台灣設廠,這可能進一步削弱中國作為全球科技產品製造大國的地位,並引發新一波失業潮。

惠普和戴爾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三的個人電腦(PC)製造商,他們共同佔據全球40%的市場。消息人士告訴《日經亞洲評論》,惠普跟戴爾計劃將30%的筆電生產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地區。

惠普和戴爾的PC和筆電委託給廣達、英業達、和碩等台廠製造,隨著惠普和戴爾的部分產能退出中國,台灣代工廠商也將跟著大遷徙。

筆電重鎮重慶與崑山正在掉漆

2018年,惠普和戴爾在全球共賣出約7,000萬台筆電。中國的重慶和崑山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筆電產品生產基地,在全球每三台的筆記本電腦中,就有一台在重慶生產。筆電的全球出貨量為1.6億台,為全球出貨量第二大的消費電子產品,僅次於智慧手機14億支的出貨量。

不過,重慶正在失去筆電製造重鎮的光彩。一位當地政府官員告訴《日經新聞》,惠普已將2019年的筆電產量預測降至1000萬台以下,大約是兩年前產量的一半。「中國的生產成本上漲導致全球訂單減少。現在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更是雪上加霜。」這名官員說。

惠普將在泰國與台灣建立新的供應鏈

據知情人士透露,惠普在考慮逐步在泰國或台灣建立新的供應鏈,將中國以外的產量提高20%至30%。知情人士說,惠普可能會在第三季度結束時開始轉移。

兩名知情人士表示,戴爾已經開始在台灣、越南和菲律賓開始「試產」筆電。戴爾筆電出貨量的47%是賣到北美地區,而惠普筆電有40%賣到北美地區。

另一方面,微軟、谷歌、亞馬遜、Sony和任天堂也在考慮將部分遊戲機和智慧揚聲器製造撤出中國。知情人士表示,其他大型PC製造商如聯想集團、宏基、華碩電腦,也在評估遷移計劃。

微軟、谷歌、亞馬遜、Sony、任天堂將減少中國產量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末在大阪G20峰會上達成停戰協議,但是,因為華府與北京之間繼續長期「科技冷戰」,多位消息人士表示,情況仍然不確定,而中國的各種成本大幅上升,也促使製造商研究替代國。

一些世界上前幾大的計算機和遊戲機品牌決定將面向美國的產品生產撤離中國,主要是參考其他科技公司的製造評估。

據《日經新聞》報導,蘋果公司正在評估將30%智慧手機撤出中國需要多少成本。在其他領域,伺服器、網路產品和一些關鍵電子元件的製造商也應美國客戶的要求,正在徹出中國。

這些大廠的撤離,將對中國的電子產品出口構成打擊,電子業出口為中國數十年的增長提供動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生產國。

根據中國前瞻網統計數據,中國電子產品的進出口總額從1991年的100多億美元激增136倍至2017年的1.35兆美元。

廣達、富士康和英業達部分伺服器產能遷回台灣

然而,許多科技公司受到貿易衝突的嚴重打擊,貿易衝突導致美國對25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10%-25%關稅,而剩下3000億美元中國產品的威脅依然存在。

數據中心伺服器的製造商廣達、富士康和英業達都已將部分產品從中國轉移到台灣、墨西哥和捷克,以避免額外關稅的威脅,並緩解美國客戶對中國製造帶來的潛在國安風險。

「在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被加徵關稅於9月24日生效後,我們從10月開始在中國境外生產和運輸伺服器,」一位台灣伺服器製造商的高管表示。

科技大廠的產能大舉離開中國,引發中國失業潮來襲和國家經濟增長放慢的擔憂,其實,中國經濟增長已經創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台灣經濟研究所的貿易專業經濟學家Darson Chiu表示,預計美國可能會感受到這種轉變帶來的負面影響,因為「其他地區製造的產品可能更貴,但中國也會感受到其他負面影響,因為該國經濟會進一步放緩,許多工廠工人面臨失業,需要重新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