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慈與老房子-有故事的迪化二O七博物館

地方人文

這間博物館的名字乍聽之下很「當代的概念」,例如:華山1914、URS127等,一串有意義的文字加上有意義的數字,成為一個空間的名稱。

而「迪化二O七博物館」言簡意賅,代表此空間的所在地與功能,台北市迪化街一段207號,一間私人博物館–在這裡希望提供給民眾作為文化保存觀念傳達的平台。

推廣老房子再利用與台灣傳統文化藝術

迪化二O七博物館的創辦人是陳國慈女士,一份單純「好」的心意。

陳國慈是台北故事館古蹟認養人、曾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從小在香港長大,在英國留學,之後成為執業律師,並成為台積電的法務長,當年有台積電最有權力的女人的稱號。

2003年陳國慈卸任台積電職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她對台灣這塊土地有非常深的認同,覺得有能力就應該要為本土文化做一些事,也因此她除了曾經贊助經營過台北故事館12年、撫臺街洋樓3年,更是台灣第一位以自然人身份與政府進行古蹟委託經營的範例。

2016年陳國慈買下迪化街一段207號這棟歷史建築,用意無他,就是想成立一間社區型的博物館,宗旨為推廣老房子再利用與台灣傳統文化藝術。她經常跟館內工作人員說,來迪化二O七博物館要用一種「輕鬆的態度」,像自己家一樣隨處逛逛。沒錯,這裡就是陳女士的家,打開大門歡迎大家來作客。

迪化二O七博物館外觀。(圖片來源/台灣社區通授權轉載)

這棟老房子有它的歷史及它的故事,在陳國慈購買前已有許多人曾擁有過它,或許有朋友們好奇在1962年之前的擁有者呢?

最早的所有權紀錄可追溯至日治時期,1915年(大正4年)嚴傳宗先生所有,1915年轉為陳楊來好、1923年周清桂、1924年李廖香、1926年劉加齊、1938年莊劉烏內、1951年莊添慶,一直至今。

透過建物登記資料可得知房子蓋建歷程,1923年(大正12年)為土木造瓦葺二階建物,1951年(民國40年)為二層樓房土木造,直到了1962年(民國51年)才改建成為大家所看見的樓仔厝。這些土地登記資料顯示台灣現代化的變化。

1962年起建的屋主為莊添慶先生,父親是廣和藥行的創辦人莊阿炎先生,屋外鐵窗花上面寫著「廣和藥行」,廣和藥行創立於何時呢?依據莊阿炎之女莊淑旂的回憶錄寫道在她5、6歲時,父親莊阿炎跟外婆買下這一間房子,因莊阿炎來自廣東梅縣,取其「廣」字,乞求事業和平順利,取「和」字,創辦了廣和堂藥舖,在1936年(昭和11年)台北市工商名人錄可看到此記錄。

2006年莊添慶先生過世後,後代將房子賣給劉先生,自此之後莊家的歷史就留給莊家後人自己說,無須外人多加揣測解釋。2009年在劉先生的努力下取得歷史建築的文資身分,並由當時由呂建築師進行歷史建築修護計畫,2012年劉先生轉賣給江女士,直到2016年則由迪化二O七博物館的創辦人陳國慈女士承購。

迪化二O七博物館三樓空景。(圖片來源/台灣社區通授權轉載)

藥行、店面、博物館,這棟樓仔厝至今有許多不同的身分

這棟位於三角窗的樓仔厝,有著圓弧形的立面,大面積的開窗,精湛的磨石子工藝以及漂亮的鐵窗花,自1962年改建後,這棟樓仔厝至今有許多不同的身分,曾是藥行,也曾分割作為多個店面,現今則由現任屋主陳國慈規劃作為一間社區型私人博物館「迪化二O七博物館」。

博物館一樓及二樓為展覽空間,開幕特展「無所不在的藝術–台灣磨石子」,從建築本體的特色–精湛的磨石子工藝(一樓蜜蜂採蜜、老山高麗蔘、二樓葡萄)說起,向大稻埕常見卻頻臨失傳的建築工法和背後默默無名老工匠們致敬。三樓展示以「屋頂」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呼應迪化街美麗的紅瓦屋頂群,並設有閱讀區及CAFE207自助式咖啡吧,可供民眾稍作休憩。頂樓的戶外平台可俯視街區內的閩南式建築群,觀賞淡水河以及老台北的風華。

迪化二O七博物館頂樓風景。(圖片來源/台灣社區通授權轉載)

迪化二O七博物館期盼透過老房子活化再利用,作為一個平台串聯過去與現在,策畫主題性的展覽,舉辦系列性的講座,邀請台灣各地喜好文史的民眾,來這裡逛逛展覽,看看老房子,談談文化,將彼此的故事傳承延續。

原文作者為華安綺 館長,本文轉載自《台灣社區通》。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台灣社區通》,全文連結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