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變天!「紓困總理」齊普拉斯下台 保守右派重返執政

國際政治

7月7日希臘提前舉行國會大選,晚間現任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承認自己領導的激進左派聯盟(Syriza)敗選,由中右派的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勝出,其黨魁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將出任總理。

這次大選,顯示希臘從左派民粹主義轉回保守傳統政治菁英。

齊普拉斯反對歐盟紓困計畫和緊縮政策,然而,儘管希臘經濟近年已有改善,高失業率和依然疲弱的經濟仍使他漸失民心,許多年輕選民轉而支持米佐塔基斯。

同時,在2015年國會選舉成為第三大黨、坐擁18席的極右派金色黎明黨(Golden Dawn party )慘遭滑鐵盧,因未過最低得票率門檻,這回一席也拿不到。

保守中右派奪權,現任總理降級為最大在野黨

希臘國會總席次為300席,7月7日晚間已開出八成以上票數,新民主黨得票率為39.8%,由於最大黨可再獲得額外50席,其應能拿下158席,在國會具有絕對多數優勢,其黨魁米佐塔基斯將能完全執政。

而現任總理齊普拉斯的激進左派聯盟得票率為31.6%(86席),位居第二,成最大反對黨。

其他政黨依序是中左派的爭取變革運動黨(Movement for Change)22席、共產黨15席、親俄右派的希臘方案黨(Greek Solution)10席、左派的歐洲現實不服從陣線(MeRA25)9席。

然而這次投票率僅57%,專家指出近年來希臘全國及地方選舉頻頻,恐怕已讓人民心生厭倦,因此與其去投票所排隊,許多人寧可在夏日酷暑下待在家裡或去海邊玩。

2019希臘國會大選席次結果分布圖。(製圖/洪培英)

傳統政治世家再次入主,吸引失業年輕人支持

米佐塔基斯將於7月8日當地時間中午12點就任總理,而他的內閣也將隨後陸續宣布,並預定在隔天宣誓就職。

新民主黨和米佐塔基斯的勝利,代表希臘從被視為左派民粹的齊普拉斯,又擺盪回由傳統政治菁英執政。

前銀行家米佐塔基斯出身政治世家,他的父親是希臘前總理老米佐塔基斯(Konstantinos Mitsotakis),他的姊姊芭戈雅妮(Dora Bakoyannis)曾任雅典市長和外交部長。

他的競選理念主打「經濟」與「安全」,承諾調漲薪資、吸引投資、減稅、國營企業私有化、提高就業率和提升希臘在歐盟的發語權。

米佐塔基斯力求改革的形象吸引了許多18到24歲的年輕人。希臘25歲以下青年深受2010年經濟危機及其餘波影響,至今這群人的失業率仍高達46%左右,因此米佐塔基斯矢言要創造「讓年輕人能實現自己潛力的機會」。

齊普拉斯7日晚間宣布敗選,並致電恭賀米佐塔基斯。接受訪問時他表示,比起自己2015年上任時面對的窮困動盪,現在他交給米佐塔基斯的,是一個「恢復信譽與經濟成長」的希臘。

「今天,我們會驕傲地接受人民的決定。希臘能有今天,是我們做出了許多困難的選擇,並付出沉重的政治代價。」齊普拉斯說。

齊普拉斯反對紓困和緊縮,仍被迫執行「髮夾彎」政策

執政黨激進左派聯盟在歐洲議會及國內選舉頻頻失利,因此齊普拉斯在總統帕夫洛波洛斯(Prokopis Pavlopoulos)同意下,宣布提前原定今年9月舉行的國會大選。

事實上,本次國會大選結果與5月歐洲議會選舉無異,新民主黨得票率同樣超過激進左派聯盟約10%。

年僅44歲的齊普拉斯是150年來最年輕的希臘總理,被視為左派民粹政治人物代表。

2015年1月上任之初,他誓言終止紓困計畫和緊縮政策。然而在歐盟、銀行資本受到控制以及脫離歐元區等重重壓力和爭議下,他被迫180度大轉彎,同意第三波890億歐元的紓困方案(該紓困計畫已於2018年8月結束),並維持財政緊縮。

齊普拉斯「髮夾彎」政策讓一些同黨議員深感不滿、憤而退黨,因此同年9月又重啟國會大選。齊普拉斯和激進左派聯盟再次勝選,但他的光環業已動搖。

因此,儘管GDP成長率穩步回升,失業率也穩定降低,但經濟緊縮和依然高居不下的失業率仍讓民眾「非常有感」,不滿情緒高漲,齊普拉斯的支持度也隨之下跌。

此外希臘與馬其頓共和國長達近30年的國名爭議(註),雖然在齊普拉斯與雙方官員斡旋下,今年2月馬其頓共和國已正式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但還是有許多希臘民眾對齊普拉斯的「妥協」並不滿意。

希臘新納粹栽跟頭,國會大餅吃不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希臘極右派金色黎明黨這次得票率僅有2.95%,連至少3%的門檻都過不了,接下來四年在國會中將沒有任何席次。

金色黎明黨以反移民著稱,常被視為「新納粹」團體,目前還因涉嫌殺害音樂家Pavlos Fyssas及巴基斯坦移工Sahzat Lukman,還有其它攻擊移民事件而面臨訴訟。

2015年希臘深陷經濟危機時,得票率7%的它一躍成為第三大黨,拿下18個席次,因此本次大選可說是讓金色黎明黨大栽跟頭,不過它在歐洲議會中還是佔有2席。

註:對希臘而言,「馬其頓」具有重大歷史及地理意義,是國家精神象徵之一,因此1991年獨立的「馬其頓共和國」與希臘北方的「馬其頓地區」撞名,讓許多希臘人深感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