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保單比美國聯準會還先降息 還能買嗎?

投資理財

今年七月初,包括國壽、富邦人壽、中壽、南山人壽等九家壽險公司,一舉調降超過350張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這已是今年四月來的第三波「降息」,且不僅台幣保單,就連美元、人民幣、澳幣也加入行列,吹起「降息風」。

所謂利變型保單簡單可分為利變型年金及利變型壽險。而針對這類型的利率變動商品,保單分別有「預定利率」、「宣告利率」兩種,預定利率是所謂的保證利率,不受市場利率浮動;但宣告利率並非固定而是浮動,也就是說,當宣告利率愈低,意義著,未來保戶可拿回的增值回饋分享金將減少。

金管會出手,保單大降息

如今美國聯準會還沒有降息,反觀台灣壽險業倒是領先一步。今年初壽險公司為了減少匯兌避險成本的壓力,紛紛調升美元保單的宣告利率,甚至一路喊到「4%」搶客,但中途卻被金管會盯上,「現在我們都不能往上,只能往下(調宣告利率)。」一名壽險業高層說。

「如果公司要調升宣告利率的話,必須去保險局報備,同意了,才可以調升。」言下之意是,壽險業者若要加碼宣告利率,得先問過主管機關,對於業者來說,根本不敢調升。

金管會「出手」的原因很簡單,原因是國人愛買儲蓄險,一向愛用保單存錢,尤其是高宣告利率的美元保單。根據統計,2018年壽險業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飆破五千億元新台幣,創下史上新高紀錄。也因此加大了壽險業海外投資曝險部位,背負著龐大的資金壓力。

其次,因應國際保險財務準則(IFERS 17)預先將在2022年準備上路,金管會要求壽險業調整保險商品結構,不該過度趨於理財。因此金管會下半年將訂出「傳統壽險死亡保障占保單價值」比率門檻,要求保險公司提高壽險的死亡保障比率,引導保險回歸「保障」的本質,也就是說,未來壽險公司推出的新儲蓄險,須將提高保障比例、降低儲蓄比例。

美元保單前五月銷量年減18%

另外,美國聯準會在今年六月維持鴿派論調,市場預期美國下半年若降息,壽險公司的宣告利率也可能將再有一波調降。

在宣告利率調降趨勢確立之下,一向銷售量居高不下的美元保單也受到影響。合計今年前五月美元保單銷量約2117億元,占整體新契約保費34.85%,與去年同期的2581億元相比,衰退將近18%。

那麼很多人想問,現在美元保單還能買嗎?壽險主管則表示,即便宣告利率調降,目前美元保單的報酬率仍高過定存,因此還是具有誘因;也有業務員指出,儲蓄險的一大優點是不僅保本且不用繳二代健保費,甚至是可指定保險受益人,能達到財富傳承目的。

公勝保經發言人郭莉芳則建議,保戶應該思考自身是否有美元資產的配置需求,例如準備小孩未來出國的留學費、或是有未來的退休規劃,那麼美元保單會是相對不錯的理財工具。

另外,從資產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郭莉芳也主張,持有台幣與外幣的比例建議應為7比3,外幣投資建議可從外幣保單、美元計價基金或美元定存來配置。以目前市面上來看,美元保單最高預定利率約2.5%左右,依舊打敗台幣及美元定存。